
人物名片:
张宾,食品科学博士、药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副院长、中意比萨海洋研究生院副院长、浙江海洋大学东海学者,俄勒冈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获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入选多种省级人才计划等。
向海而生,与海共盛,勇担海洋强国建设使命的海岛人。
生于海,学于海,留于海,更反哺于海,张宾人生中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海洋是他生命中最为瑰丽的一个词。
立德树人:潜心培育海洋人才
“我热爱的是教育事业,我要为之奉献一生。”来舟山十多年,张宾始终在三尺讲台上坚守初心,为数届学生带来了丰富精彩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海洋食品系列课程。
多年的教学积累下,张宾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模式创新与改革工作,在高等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舟山海岛上,先后开展了《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等系列教育改革项目,取得了多项成果,填补了此前的空白。
虽然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但张宾依旧主动请缨担当班主任工作,他说“班主任一职,是学生们来到大学校园接触到的第一位领路人,我要为学生们带好这条路。”“中秋活动”、“欢庆元旦”、“红色教育”、“志愿主题活动”等活动,在张宾班主任的资助下,成为了新生们快速融入校园生活的平台。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四季耕耘育桃李,如今张宾已培养了多位热爱海洋、投身海洋产业的有志青年、“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成为了研究生中“最受欢迎导师”。
向海而生:科技助推海洋食品产业升级发展
自2010年以来,张宾围绕这小小的“虾”,“大做文章”。他不断推动海洋食品加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先后开发了“海水虾类保鲜及精深加工”、“甲壳类水产动物重金属脱除”、“弱电解水镀冰衣”、“虾皮产品快速脱盐”等关键技术10余项,促进了我国虾类食品产业的迭代升级,突破了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虾类食品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
“虾皮里钙等营养成分含量有多少... 我们可以再开发些高附加值的虾皮食品”。2022年5月17日,在蚂蚁岛创业广场礼堂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党支部书记张宾教授一行正围绕当地虾皮企业需求,商谈破解虾皮产业转型难题、促进地方增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这次来到与学校仅一峡之隔的蚂蚁岛,深刻感悟到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高度评价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蚂蚁岛精神,作为海大人的张宾,将教学生产协同并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付诸实践。“此次产业对接是落实校地党建合作。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国家工程认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挥水产品加工学科优势,依托‘校地党建共同体’,将开展虾皮领域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引领海洋食品高质量发展,助力蚂蚁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在蚂蚁岛上“向海而生”的创业故事不断上演,在张宾身上,进一步挖掘蚂蚁岛这座海岛精神的“富矿”,用科技突破海洋食品产业升级天花板,是这个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赶海人,一生的追求。
与海共盛:为海洋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张宾深深扎根舟山海岛建设与浙江省域共同富裕先行十余年,逐渐积累了数多成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0余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产学研科技进步奖、浙江省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等20余项……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我们作为海洋人,要讲好海洋食品故事、传播好海洋食品声音。”张宾始终不忘初心,勇担海洋强国战略使命,积极为国家及各部门的发展规划、政策政令等提供技术、智力支持,并投身海洋食品产业地方服务事业,依托中共浙江省委人才领导小组实施的“山区海岛县‘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浙江省及舟山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博士创新工作站”等,对接岱山县、蚂蚁岛、嵊山镇、枸杞乡等,积极为当地金枪鱼、虾皮、贻贝加工企业工艺优化与提升、新产品创制、企业工人技术培训等提供全方位的无偿帮扶,助力海洋食品产业升级和海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知海、爱海、懂海、亲海,张宾与海的故事,还将继续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062572844657054637&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ptype=-1&item_id=1306257284465705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