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浙江海洋大学第十一届海上樱花节暨第十六届学生社团文化节在千株樱花的簇拥下盛大开幕。今年的樱花节围绕红色之旅和烂漫花海两大主题,推出了樱花雅集、AI互动、国安展演、汉服巡游、军体融合等十大活动板块和40余项互动项目,吸引师生、校友和市民共赴这场春日樱花盛宴。校党委副书记王剑俊,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林静观看了相关活动。

红色之旅耀海大
今年樱花节穿梭在落樱缤纷处有一支“麦克风”队伍,他们不是网络主播,也不是校园主持人,而是浙江海洋大学理论宣讲团。

校史馆内,来自学校宣传部的孙昕皓围绕《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展开讲解,揭示了人道主义精神在战争阴霾下的闪耀,阐述了这一精神对构建和平友好国际关系的深远意义,引导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海工学院的李浩然说:“我很喜欢电影传递的人道主义精神,今天倾听孙老师的主题宣讲再一次被深深触动。”

红色档案馆内,“理响海YOUNG·00后”宣讲员潘雯等正深情讲述校友金维映的革命事迹。“本来想带着孩子来美丽的浙海大踏青赏花,没想到还参观了红色展馆。”市民陈女士感慨道,“是意外收获,对孩子来说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樱花园畔,00后大学生宣讲团成员潘舒婷说,“共同富裕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灶台间升腾的烟火气。”

法治小广场上,“8090”教师宣讲团成员施辰阳正从“两弹一星”讲到量子通信,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的学生和市民朋友深刻认识到正是科技工作者“啃硬骨头”的精神,才铸就了今天祖国繁荣的创新成果。不远处,00后大学生宣讲团成员王雨婷正在为参观者讲解国家安全知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青年要争当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烂漫的落樱与国家安全主题相遇,为本次樱花节赋予了更多使命与价值。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 2025 年保密宣传教育月游园展演活动” 现场,舟山市特警支队的队员们正在这里开展一场超硬核的战术演练,诗朗诵《法在心中》为活动现场增添了蓬勃活力。

往来市民皆被法治小广场的活动所吸引,纷纷驻足学习,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受到师生和市民的广泛好评。
烂漫花海醉春光
在本次樱花节系列活动中,除了红色之旅的体验,学校海洋生物博物馆、新质生产力展示馆、船舶模拟驾驶实验室等特色场馆纷纷打开大门,欢迎广大师生和市民参观。

公共实验楼内,经过一年精心筹备,海洋生物博物馆全新升级,面积从700平方米增至1500平方米,展品新增数百件,主题布局更加系统。馆外微风轻拂樱花,馆内试开馆活动如火如荼。师生和市民在科普服务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参观特色展区,踊跃参与互动体验,尽情享受这场海洋知识探索之旅。

会展中心,歌韵悠然,师生通过“樱约而来”“踏歌行春”“樱声相和”“舞动浙里”等系列主题节目,共同演绎春日樱花树下的美好乐章。体育馆内,军体融合海岛综合素质训练基地正式启动,军事射击、VR虚拟仿真射击、战地医疗急救、野战生存技能教学、军事体能训练等充满海味的军事体育竞技吸引了不少市民带着孩子跃跃欲试。中央大草坪旁,外籍师生精心设计了“跟着美籍外教”学英语、“俄语初体验”“邂逅波斯语”“唐诗、宋词朗诵”“中国传统非遗鉴赏”等活动,在樱盛时节留学生们携手共享魅力海大、感知美丽浙江。“樱花节是青春、热烈和梦幻的代名词,不负美丽春光,就是我们人生中储藏的宝贵幸福”,国际处的刘超杰感慨道。

和风樱雨,校园内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在“汉韵芳华”活动中,海大学子化身汉、唐、宋、明等朝代古人,在樱花飞舞的校园,翩翩踱步,展现中华传统服饰和文化内涵之美;在“国风美学技艺”站,师生通过体验海洋布艺、学习螺钿技艺等,感受非遗魅力;在“穿越回唐宋”站,学生巧妙利用AI软件将游客照片融合到古风场景;在“海风画作墨香扬”站,海大师生的海洋主题国画作品深受市民喜爱。
近年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两次视察学校、三次给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看花见海、创新融合,推动文化育人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