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CZZC周末智库沙龙】“清廉”不仅是“廉洁” ,其教育在“缺钙补钙”
发布日期:2019-12-04 作者:新区研究中心 周阳 编辑:新闻中心 来源: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浙江是我国开展清廉建设的先行地,“清廉浙江”、“清廉学校”是独具魅力的浙江“特产”。2018年7月20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清廉建设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清廉浙江”的新征程。同年9月26日,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决定》,深入推进实施“清廉教育”建设工程,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清廉学校”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学校开展“廉洁教育”在建设“清廉浙江”中的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建设“清廉浙江”、“廉洁学校”精神,同时也为了加快“清廉海大”建设步伐、完成好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9年11月13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CZZC)、浙江海洋大学纪检监察室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这一主题,共同举办了第十一期周末智库沙龙(SZS)。本期沙龙由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教授主持,由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副书记杨宁及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育部科技司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研究者张发平担任主讲人。邀请了校内外的专家、领导共同探讨“清廉海大”建设问题,充分发挥了沙龙进行头脑风暴和发散性思维的作用,为“清廉海大”建设献言献策。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秀丽出席沙龙并致开幕辞。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秀丽致开幕辞,她表示,本期沙龙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主题教育的角度来说,它包括了学习教育、解释问题、整改落实,更多的着眼于学习和进行工作整改;而从党风廉政教育的角度来说,为建设“清廉海大”、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提供了新的研讨平台。同时,刘秀丽充分肯定了沙龙在研究重要敏感问题中的作用。并表示,这期“周末智库沙龙”是学校筹划建设“清廉海大”中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也是将实践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到研究实际工作问题中独具特色、富有创新的做法。


建设“清廉海大”要进一步完善廉洁监督体制机制


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副书记杨宁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深入阐述了他对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纪检监察组织改革的思考。杨宁表示,从法律规章来看,加强高校二级学院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杨宁指出,高校具有规模大、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二级学院在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配置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加强二级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从实际工作来看,加强二级学院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建立一支高校二级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杨宁介绍到,随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同时也为适应党风廉政建设统一领导的需要,2016年1月,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前身)决定在二级学院和部分具有法人资格的教学科研单位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共计12个基层纪检机构。同年3月、4月,学校发文明确这些纪委组织的书记和委员组成人员。2017年7月,学校及时出台了《浙江海洋大学二级纪委工作规则》,明确了二级学院纪委设置办法、工作职责、书记工作职责和保障机制等。这是学校基层党委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一次有力实践,也是纪委监督执纪责任下移的一项重要具体举措,有效地加强了各二级学院(单位)党委特别是二级学院(单位)与学校纪委的联系。近4年来,二级学院(单位)纪委在校院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职责仍需进一步得到落实,二是监督作用的发挥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目前浙江海洋大学二级学院(单位)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杨宁提出了对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高校二级学院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构想。他认为,首先是要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纪检监察组织,配齐配强二级纪委书记和委员。借鉴地方纪委在政府部门实行派驻机构的办法,考虑在专业学科相近的多个二级学院设立1名共同的专职纪委书记,委员则由各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担任。其次是要设立纪检监察室,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校纪委对二级学院纪委工作的指导。杨宁指出,设立机构单一、职责清晰的校纪检监察室,既是校本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强化校纪委对二级学院纪委工作指导的有力举措。同时要明确纪检监察室三大职责,一是履行日常监督职责;二是依法履行监察职责;三是代表校纪委履行指导二级学院(单位)纪委工作职责。最后是要梳理和完善二级学院纪委工作职责,进一步提升二级学院纪委工作要求。杨宁表示,《浙江海洋大学二级纪委工作规则》运行两年多来,在促进二级纪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点。根据新时代背景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有必要将《浙江海洋大学二级纪委工作规则》进行全面、系统的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切合高校二级纪委工作实际,推动二级学院健康发展,为学校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保驾护航。


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副书记杨宁在沙龙上发言。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科学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刘松平同样认为,在二级学院设置纪委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刘松平指出,二级学院在纪检工作中要做好第一种形态,也就是预警。纪委有针对性地、精准地预警和提醒是预防腐败问题发生的关键。他表示,二级纪委的工作职责应得到更切实的明确,有的放矢地开展纪检工作,为建设“清廉海大”添砖加瓦。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科学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刘松平在沙龙上发言。 吴冰玉 摄


浙江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夏志芳指出,高校基层工会民主监督是一股重要的监督力量,建设“清廉海大”既要加强党内监督,同时也不能忽视民主监督。她表示,加强高校基层工会民主监督,不仅是法律赋予的权利,还是时代赋予的权利,更是“清廉海大”建设的需要。以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为背景,夏志芳进行了基于清廉浙江建设的高校基层工会民主监督研究。通过对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的分析,她表示目前民主监督存在职能定位缺乏清晰认识、参与面不够广深、监督制度系统性不够完善、民主监督仍需进一步扩大融合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监督主人翁意识不强、机制有所欠缺、队伍建设薄弱以及对工会民主监督的误解与偏见。对于如何加强工会民主监督的有效性,夏志芳也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是在工会方面成立专门的监督组织。第二是通过成立工会工作小组、拟定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流程等方式,建立与党委、纪委的沟通机制。第三是通过工会参与学校重要事项的管理监督。例如对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措施等的管理监督。第四是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最后是要联合各个部门打造大的监督范围。


浙江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夏志芳在沙龙上发言。吴冰玉 摄


《浙江海事》杂志编辑部副主编郑健把党员干部比做“产品”,“产品”出现问题是在机器制造过程或本质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改造、修理或者替换“机器”。他认为,纪委的角色类似于机器制造在产品制造中的角色,是生产过程中的监督部门,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过程监督。郑健指出,纪委应在党员干部的培养、提拔、调查等环节中介入、监督,这是全过程的监督。同时,郑健表示,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政治生态的污染,也可以说是工作生态的污染,是导致腐败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政治生态,主要是政治形态。在政治生态里要避免人际关系的污染,尤其在使用干部或是其它环节中的人际关系。在纪检工作的过程中,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要公平、公正、公开,政治环境才会更加廉洁。


《浙江海事》杂志编辑部副主编郑健在沙龙上发言。 吴冰玉 摄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学锋教授表示,一直以来,纪检工作都强调垂直领导,纪检体系应该是一个直线结构。所以,一定要从体制上加强对二级学院纪检工作的垂直领导。同时,周学锋指出,纪检工作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应该放在健全治理体系中去考虑。他认为,可以借鉴公司治理中规范制度的经验,明确监察机构中监察委、纪委的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将纪检工作放在制度的框架下,放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去完善,才能够真正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二级学院纪检组织。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学锋教授在沙龙上发言。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纪委书记姜华帅在发言中指出,应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明确二级纪委委员的政治身份。他建议在纪委开展工作会议时,让主要负责相关工作的纪委委员列席会议。通过纪委委员在会议中的学习、探讨,达到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更为主动、积极地投身于“清廉海大”建设之中。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纪委书记姜华帅在沙龙上发言。 吴冰玉 摄


建设“清廉海大”要重视加强对师生的清廉教育


浙江海洋大学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纪委书记王旭明以对港航学院约1000名同学开展的“高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实证调查为切入点,指出培育海大学子的廉洁意识、建设“清廉海大”,应探索设立“浙江海洋大学廉政教育日”。通过探索设立“廉政教育日”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加强对海大学子的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培育同学们的廉洁意识,提升浙江海洋大学的廉政文化建设。



浙江海洋大学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纪委书记王旭明在沙龙上发言。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忠杰老师从高校教师的角度,分享了他关于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的思考。他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困境的四个突破口,马忠杰认为,首先是要组建廉洁教育指导与监控中心,确保廉洁教育正常开展。其次是要加强教师廉洁素养建设,努力提升廉洁教育提提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第三是要充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激发受教育者心中的正能量。最后是要创新运用融媒体等手段,加强校园智慧化建设。同时,马忠杰强调,提高廉洁素养,要加强“孝道教育”,也就是要重视家庭教育。他表示,家庭教育在廉洁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其实是对家庭教育的辅助。因此,马忠杰建议在高校教育中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推广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在廉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忠杰老师在沙龙上发言。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翁志军副教授认为,建设“清廉海大”既要致力于解决教职工的清廉问题,同时也要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纪检工作体系。对学校来说,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建立起职责清晰、权责到位的预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应有不同的着重点。同时,翁志军表示,培育清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是大学开展廉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浙江海洋大学在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时,要特别强调传递正能量。他建议,一方面探索建立“海大清廉日”和“清廉教育日”,建立起长效的清廉教育体系。通过展示海大清廉教育成果,包括社团展示、摄影展示等形式,创新廉政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在课堂教育中增设清廉课程,用传递正能量的方式传递科学家具备的清廉品质。“思路决定出路。”翁志军说,作为高校,我们要建立大数据监控体系,对学生清廉教育也要精准、有效。当我们用新思维去思考建设“清廉海大”时,最终是要构建一个强大的政治生态,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大学,培育出具有正能量、清廉的“海大人”。



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翁志军副教授在沙龙上发言。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委员、食品与医药学院纪委书记虞浩臣认为,应该在大学生廉洁观形成的中小学阶段就开展廉洁教育。虞浩臣介绍到,他在食药学院开展了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的调研工作,最终收集了有效数据596份。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虞浩臣发现: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时间点在中小学阶段,而不是在大学阶段。不可否认的是,大学阶段既是三观成熟的重要时间段,同时也是接受廉洁教育的重要时间点。作为高校,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更应该大力呼吁将开展廉洁教育的时间往前推,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廉洁教育,为大学生廉洁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委员、食品与医药学院纪委书记虞浩臣在沙龙上发言。 吴冰玉 摄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耿相魁教授从学校层面指出,不论是教师还是领导干部,都要慎独、慎微。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纪检工作应更加注重细节,从小事着手,进行监督。他认为,开展纪检工作要着重从思想上做文章。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提升思想觉悟,对腐败问题能起到重要的预防作用。慎微、慎独也是建立在对腐败问题有高度认识的基础上。作为学校来说,建设“清廉海大”一方面要完善制度体系,制定更加严密的措施制度;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用思想指导行动,“清廉海大”的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耿相魁教授在沙龙上发言。吴冰玉 摄


建设“清廉海大”需要纪检干部练就过硬本领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育部科技司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研究者张发平老师表示,建设“清廉海大”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重要的一环。从实际工作出发,围绕“如何当好一名纪检干部”、纪检干部如何立职、担职,张发平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张发平认为,当好一名纪检干部,首先是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政治过硬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而要本领高强首先要有高强的政治能力,这也是纪检干部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建设“清廉海大”,离不开一支具有高强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的纪检干部队伍。其次是既要惩前毖后,又要治病救人。张发平说,腐败其实是一种疾病,而纪检干部则是治病的医生,要起到预防、保护的作用。腐败问题关键在预防。纪检干部不仅要惩治腐败,还要预防腐败,更重要的是倡导和保持廉洁。第三是既要监督他人,又要监督自己。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中指出:各级纪委要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干部队伍。其中,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外因,自我监督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作为纪检干部不仅要担负起监督他人的责任,也要自觉接受他人监督,更关键的是强化自我监督。最后是既要工作状态,又要健康心态。张发平表示,理想是奋斗出来的,纪检干部在奋斗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诸多困难、磨难和挫折。因此,纪检干部在工作中要保持坚强但不逞强、宽容但不纵容、平静但不平庸的工作状态,需要树立认识自己、积极进取、不忘初心的健康心态。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老师张发平在沙龙上发言。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徐艳老师站在一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角度,着眼于纪检干部自身,着重分享了她对“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如何提升学习本领”的研究与思考。结合自己的工作感悟,徐艳认为,提升纪检干部队伍的政治本领、加强业务本领都离不开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就要用好身边和手中的各种学习资源,例如学习强国APP、两书一章等学习资源。通过学习,练就过硬本领,这也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从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建设层面,徐艳提出了需要强化七种学习本领,一是政治能力。其次是业务知识能力。三是体制机制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能主动适应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对接上级纪委的工作节奏上。四是纪法衔接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在办案过程当中要培养权利义务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等法律意识。五是自身制度的建设能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纪检干部队伍发展。六是文书文字的能力。纪检监察工作的程序性很强,涉及的文书表达较多,因此扎实的文字文书能力也成为了纪检监察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最后是信息技术的能力,建议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网站上的各类信息,使其成为资源、咨询的“聚宝盆”,成为法规的查询、业务学习的园地。



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徐艳老师在沙龙上发言 。 吴冰玉 摄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海洋大学政治学二级教授黄建钢认为,开展纪检工作也应研究在前,进行突破和创新。既要研究党中央传达的精神,又要研究时代特点,更要研究某个单位的特殊性。贪与反贪、腐与反腐实际上是治理能力的较量,因此要构筑新的纪检体系、增添新内容。黄建钢指出,高校与政府部门的反腐工作存在很大区别。政府监督的是公权力,而高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权力,同时也是事权力。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不仅对高校老师、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作为育人单位,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开展廉洁教育,尤其是高校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清廉的形象,发挥教书育人的关键作用,培育出具有正能量、具有清廉之气的人才并输入社会,这是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另一层意义所在。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海洋大学政治学二级教授黄建钢在沙龙上发言。 吴冰玉 摄


黄建钢强调,建设“清廉海大”应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黄建钢说,从严治党中的“治”需要重点理解。它不是堵的概念,而是疏、是挡的概念。是将有真才实干的党员干部放到适合的岗位,把实干才能运用于正道之上,既是政治要求同时也是能力要求。他认为,必须要精准理解“腐”与“贪”的概念。腐是一种结果而不是过程,腐败起源于贪官。导致腐的原因一是由于利益驱动下贪官在群众中丧失信任,其次是由于懒政。“清廉海大”建设,“清”是核心,是第一位的。“清”强调的是价值、理想、信仰层面,“廉”则有两种解:一是不贪,二是高效。“清廉海大”是廉政、洁政建设下的校园,是干净吉祥、风清气正的校园。

黄建钢指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是建设“清廉海大”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要努力提高工作能力,首先是要培养纪委与纪检干部察言观色的能力,总结并形成一套工作标准和规律。其次是要具有旁敲侧击的能力,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地提醒。第三是要具有一叶知秋的能力,就是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最后是要具有“春江水暖鸭知先”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讲氛围、感受氛围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如何将这些能力运用于反腐、防腐、清腐、治腐工作中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健康的工作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最终才能将浙江海洋大学建设成“清正廉洁”之校园。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第十一期周末智库沙龙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委员、监察室主任杨晓平,浙江海洋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室王建增,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纪委书记何晔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沙龙。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