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在浙江海洋大学新教学楼召开了第三期石化环境论坛暨大气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刘丹彤研究员、复旦大学张宏亮教授和浙江工业大学庞小兵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三位专家围绕大气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做了精彩报告,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环境专业师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学院院长竺柏康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刘丹彤研究员作了题为“以舟山为例研究东海沿岸混合船舶排放特征”的报告。刘丹彤研究员结合舟山市地域特点,对本地船舶数量、运输量、污染物量、排放成分、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形成了船舶污染物排放清单,重点介绍了排放清单的检测及分析手段。

复旦大学张宏亮教授结合时代热点,从当今大气污染物治理现状,臭氧治理根本途径和治理难度等方面为大家作了“碳中和背景下臭氧防治思考”的报告。张教授的学术观点独特、研究角度新颖,引起了大家积极反响,张教授对现场同学就利用氟利昂进行臭氧防治的问题进行了讲解。

浙江工业大学庞小兵教授从实际运用角度出发为大家做了“工业园区立体监测技术的研究”的报告。庞教授详细介绍了大气污染物立体监测体系构建所涉及的微型空气质量站、工业磁质谱仪、VOCs走航监测车、无人机等相关设备,鼓励现场老师与同学们敢于使用仪器,将外国品牌仪器国有化、国产化,打造中国自己的实验仪器。

最后,竺院长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并对三位嘉宾的报告表示感谢。鼓励现场师生在会后继续与几位专家保持联系,三位专家表示愿意与我院教师展开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也欢迎本院学生到其实验室参观学习和报考他们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