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建议:积极尝试业态多元融合
对于舟山市休闲渔业未来趋势,不仅是相关从业者予以思考,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其中探讨得失、发掘机会。
今年9月,海南省发布休闲渔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这是国内首次构建完整的休闲渔业发展政策体系。浙江海洋大学教授钱卫国参与了这些政策文件的制定。他认为,海南省如今对休闲渔业发展政策的重新构建,充分显示了国内对休闲渔业的重视,看好其未来前景。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选出的近年来全球10个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国家,全部是滨海国家。这1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量约占了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40%。海洋休闲旅游无疑是当前全球旅游增长当之无愧的重要引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显示,要发展海洋休闲旅游,休闲渔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支撑。”钱卫国说。
钱卫国介绍,在今年海南省公布的相关政策中,除了人们熟知的海钓产业、美丽渔村、渔文化建设外,还有4个业态受到高度重视。分别是休闲型海洋牧场、海鲜美食、观赏鱼以及休闲渔业民宿。这些业态的雏形,在舟山其实也基本完备,需要考虑的是其后续品牌化发展之路。
“舟山发展休闲渔业其实有更有利的条件,因为处于长三角都市圈,游客数量、经济能力都有保障。”钱卫国认为,当下,受疫情复杂多变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有所改变,周边短途游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舟山的休闲渔业将成为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刚需。
钱卫国的观点,也在胡鹏飞那里得到了实际佐证。“舟山的旅游淡旺季虽然比较明显,但一年中的客源确实不成问题。”胡鹏飞认为,现在制约实体企业发展的,还是政策相对滞后的问题。“客人多的时候,‘人等船’那是普遍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升包船费用、丰富产业元素,拓展产业链的长度和广度,那么盈利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胡鹏飞说。
那么,舟山的休闲渔业的新突破口在哪里?
钱卫国认为,三亚市制定的休闲渔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争当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样板。而舟山同样能够利用自贸区优势,在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其次,是产业体系结构调整。以渔业转型和渔民转业为方向、以养殖业和休闲渔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增强产业竞争力。钱卫国认为,国内休闲渔业的产值远未达到顶峰。美国休闲渔业每年对全社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为1084亿美元;仅休闲海钓一项,年收入就高达703亿美元。而我国休闲渔业在2019年创下的产值纪录也不过943.18亿元人民币。据统计,舟山市去年休闲渔业从业人员1400余人,这一数量对渔业转型与渔民转业的拉动并不明显。
“面对市场实际变化,舟山应尽快实现‘休闲渔业+海洋旅游’的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将优质的海洋生态要素转化为产业的金山银山。”钱卫国说,舟山可以在休闲渔业方面积极尝试业态多元融合。休闲渔业是新兴的交叉产业,既有业内融合,亦有跨界融合。如今,在舟山不少的知名旅游海岛,已经出现了休闲渔业和民宿业、休闲渔业和体育赛事、休闲渔业和海洋观等产业融合的模式,这些模式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后,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走向,应当围绕“产业集聚”的核心关键词展开,着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试点“休闲渔业+”模式,延伸休闲渔业产业链与价值链,提升休闲渔业综合消费服务能力。
(相关链接:https://tm.zjol.com.cn/interface/getNews?id=708497#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