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二届海洋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中国海洋大学圆满落幕。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选派的两支参赛队伍表现优异,在与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985高校代表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同时1名同学获评全场“最有价值队员”。这是浙江海洋大学继去年获得首届海洋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后,再次蝉联该奖项。

本届大赛中,由高猛老师指导的“海岛金钥匙队”(队员:林宵宵、王雅欣、丁怡倩、陈思渺、成元昊)凭借作品《“沉睡资产”何以变身“海上金库”?——解锁“海岛e间房”的数字协同治理密码》荣获一等奖。该作品聚焦海岛社区因地理阻隔、产权悬置、审批繁复和数字鸿沟导致的闲置资产盘活难题,结合舟山市“海岛e间房”的创新实践,构建“数据-制度-主体”三维赋能分析框架,系统阐释了数字协同治理如何助力“沉睡资产”转化为“海上金库”,为海岛地区资源活化与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
由邹雨柔老师指导的“踏浪寻枢队”(队员:陈佳思、郑怡婷、余秀娟、胡欣、叶秋艳)则以作品《海岛物流“肠梗阻”何以被破解:协同视角下“陆海空”物流格局的破题之路——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荣获二等奖。该研究针对海岛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滞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系统剖析了舟山普陀区海岛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深层困境与破解路径,为沿海及海岛地区优化末端物流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此次获奖是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持续推动“三阶跃迁”模式,系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生动体现。下一步将重点推动获奖案例的实践应用与成果转化,将大赛中形成的优秀解决方案服务于地方发展,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与科创孵化平台,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创新实践舞台,为海洋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