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东海之滨的浙江省,是名副其实的海洋资源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全国最多的海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大盘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海图强”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打出一系列“海洋强省”组合拳。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贺义雄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拥有政策支持、产业基础雄厚等诸多优势条件。“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完整,涵盖了油气全产业链...
2025-07-1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近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布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名单的通知》,我市普陀山镇、沈家门渔港小镇入选“先行城镇试点”和“先行片区试点”。这两处试点的入境游外语指引标识是不是到位?外语翻译是不是规范准确?对照国际旅游接待标准还存在着哪些差距?近日,记者跟随浙江海洋大学的两位专业教师,对相关试点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记者与浙江海洋大学教师毛佳玳和外籍教师ArmanJafarian首先来到普陀山,进行实地调...
2025-07-14 来源:竞舟客户端 作者:*中华名鱼白甲鱼马上就可以“游”上你的餐桌了!近日,浙江海洋大学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塔畈乡板仓村建立的科研基地传来捷报:团队成功实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甲鱼(学名:多鳞铲颌鱼)的大规模人工繁育,首批培育出的几万尾已经达到了上市食用的标准。白甲鱼作为“中华五大名鱼”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该物种主要栖息于海拔250至1500米的高山溪流,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2025-07-14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近年来,我国积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海洋产业生产一线...
2025-07-1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主持人:陈瑜本报记者■嘉宾:张峰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全永波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娜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025-07-14 来源:《文汇报》 作者:*七月的定海乡村,暑气蒸腾里藏着蓬勃生机,中国美院的画笔在石墙上晕染古村新颜,浙江传媒学院的镜头追着稻浪捕捉乡韵,青年学子的脚步声与田埂上的蝉鸣交织成歌。这是定海区校地党建联建催生的生动图景,让高校智慧与乡村资源在党建红的牵引下深度嫁接,绽放出振兴新活力。连日来,定海区小沙街道迎来高校实践热潮。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扎根余家后岸古村落,以艺术激活沉睡的石屋——他们深度开展传统民居改造、景区路线方案等讨...
2025-07-12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近日,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布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名单的通知》,我市普陀山镇、沈家门渔港小镇入选“先行城镇试点”和“先行片区试点”。然而,浙江海洋大学两位教师在走访中发现,两地在国际化服务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基础指引信息不足、外语标识缺失或翻译不规范、外文服务细节与国际接待标准尚有差距等。(相关链接:https://zhoushan.tidenews.com.cn/webDetails/video?id=16183826&tenantId=92&u...
2025-07-12 来源:舟山电视台 作者:*安徽安庆市潜山塔畈乡板仓村的群山溪流中迎来了一批新生命。浙江海洋大学储张杰教授带领团队在此耕耘7年,终于在近期成功培育繁殖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甲鱼。“我们团队的技术已初步成熟,现在可以年繁育100万尾左右,如果有资金持续投入做大规模,未来产量可能会更大。”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在安徽的储张杰。电话那头的他难掩兴奋之情。白甲鱼,学名多鳞铲颌鱼,主要生活在海拔250~1500米的高山溪流中,肉质鲜嫩,与...
2025-07-11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昨天下午,普朱管委会与浙江海洋大学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海洋文旅+”核心定位,深度整合高校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资源,共建普陀山旅游产业研究院,加快构建“规划—研究—转化—孵化”全链条发展服务体系。据悉,普陀山旅游产业研究院是全市首个以旅游产业为重点内容的非独立法人单位,由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运营管理。首批聘任的该院12名研究员,80%具备博士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涵盖旅游心理学、...
2025-07-11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近日,浙江省嵊泗县人民检察院与嵊泗某公司在浙江海洋大学签订了一份“蓝碳”认购协议,以5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认购500吨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沉积惰性有机碳汇。这是舟山探索“司法蓝碳”模式修复海洋生态的首宗交易。蓝碳即海洋碳汇。长期以来,国际学界对“贝类养殖是否属于碳汇”争论不休,成为制约相关产业绿色发展的堵点。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教授团队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首次清晰追踪到贻贝摄食...
2025-07-10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近日,由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博士张小军团队和浙江欧格纳科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定的国内首个鱼蛋白类肥料系列标准T/CATEA015.1—2024《鱼蛋白类肥料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范》,和T/CATEA015.2—2024《鱼蛋白类肥料第2部分:产品要求》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鱼蛋白类肥料产业步入标准化发展新阶段。海洋鱼蛋白类肥料作为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凭借其富含优质蛋白和多肽等活性物质,在农作...
2025-07-10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7月9日,记者从浙江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学院储张杰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塔畈乡板仓村科研基地取得重大突破。团队成功实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甲鱼(学名: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育,首批培育出优质鱼苗高达30万尾。白甲鱼,学名多鳞铲颌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250至1500米的高山溪流中。与青海裸鲤、大理裂腹鱼、异华鲮鱼和富春江鲥鱼一起称为中华五大名鱼,具备较高...
2025-07-09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7月3日,记者从市渔业部门获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甲鱼,近日在潜山市塔畈乡板仓村成功培育繁殖,标志我市在珍稀水产繁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白甲鱼学名多鳞铲颌鱼,主要生活在海拔250米至1500米的高山溪流中,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多年来,因气候变化、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资源锐减。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储张杰带领团队在板仓村建立仿生态流水养殖系统,历经3年多的艰苦努力...
2025-07-08 来源:《安庆日报》 作者:*近日,在浙江海洋大学游泳馆内,来自嵊州市逸夫小学的35名“小海员”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先后接受海上安全知识学习,并进行桨板救援、大黄艇抓“鸭子”趣味赛等体验,提升水上救生技能
2025-07-07 来源:《舟山晚报》 作者:*在碧波荡漾的东海之滨,一场关于贻贝产业的变革,正在舟山市嵊泗县悄然发生。靠海吃海的嵊泗,海水养殖业是其重要产业,养殖面积达3.6万亩,其中贻贝占比高达95.7%。为了进一步擦亮嵊泗贻贝招牌,嵊泗依托省水产学会为主体的“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通过机械升级、技术攻坚、人才筑基三大路径,助推嵊泗贻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嵊泗贻贝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走进嵊泗贻贝加工基地,一台台自动化设备正高...
2025-07-07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