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ZC智库沙龙】推进“经略海洋”,需要“海洋新闻”
发布日期:2019-12-30 作者:吴冰玉 编辑:宣传部 来源:CZZC
字体: [大] [中] [小]

“海洋新闻”是指以海洋及人类的海洋活动为主要题材报道的新闻体裁,是人们认识、了解、开发和保护海洋的重要信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但目前,缺乏“海洋新闻”的概念、海洋宣传的思路,面临海洋新闻人才稀缺以及海洋新闻报道量严重不足等情况,没有“经略海洋”,我们难以承担建设一个“经略海洋”国家的重任,难以成为“海洋强国”。为深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发展海洋新闻学促进舟山发展,不断续写经略海洋的时代新篇章”,2019年12月7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CZZC)聚焦“舟山发展与海洋新闻”这一主题,举办了第十二期“周末智库沙龙”(SZS)。本期沙龙由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教授主持,并邀请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舟山群岛新区分社副总编辑林上军担任主讲,围绕“发展‘海洋新闻学’,建设‘经略海洋国’”的题目进行一场由浅入深、引人深思的分享,并同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通过发展“海洋新闻”实现“经略海洋”目标的路径。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舟山群岛新区分社副总编辑林上军在发言中指出,海洋新闻是一个新概念,是涉及海洋、海岛、沿海区域相关的新闻。他指出,地球上71%是海洋,我国在960万平方公里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我们不能忽视对“海洋面积”的理解与重视。林上军强调,我国的发展、振兴需要强化海洋概念,重视海洋新闻;实现“经略海洋”的宏伟目标,必须先占领新闻舆论的高地。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民对海洋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林上军指出,目前我们对“海洋新闻”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缺失。媒体关于海洋的新闻报道偏少,虽然近几年在逐步增多,然仍与建设经略海洋的要求有一定距离。针对我国目前海洋新闻报道存在的短板,林上军分析表示,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少海洋新闻记者,好的新闻需要舆论助推、国际话语权需要舆论发声,而记者承担着“发声”任务;二是海洋媒体界缺乏海洋新闻专业知识;三是媒体发现、传播海洋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如对海上垃圾的关注较少;四是欠缺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报道。目前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海洋科技含量是35%,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已有50-60%左右。

同时,林上军为今后如何推进海洋新闻的发展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首先是要有意识地培养海洋新闻专业人才,树立从事海洋新闻事业的志向与理想。他建议在高校设立专门的学科,组织海洋新闻专业毕业生到海上体验生活,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生活结合得更紧密。第二是增添海洋新闻专业媒体和研究机构。如海洋新闻类客户端、建立通讯员队伍等。第三是制造“采访船”,并在船上配备专业出海工具和海洋新闻设备。其次是设立专业性的海洋传媒新闻奖。如在“中国新闻奖”中单设“中国海洋传媒新闻奖”,通过树立类似的导向及榜样,引导全民重视海洋新闻,最终形成人人参与海洋新闻的新局面。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瞿明刚在发言中指出,舟山作为群岛城市,与台湾地区、海南省在地理意义上可以鼎足而立,因为群岛的海上遍布岛屿,何况,海域面积广阔,约为整个宁夏面积的1/3,超过上海和杭州,又位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海上。因此,舟山可以成为一个海上门户城市、海洋中心城市。在海洋经济、海洋新闻、海洋科技等方面加大发展力度,有利于提高舟山人的自信心,完成多个国家战略任务。他表示,从舟山群岛的独特价值出发,舟山的海洋新闻应以世界眼光进行报道,如对舟山跨海大桥和世界最大海港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的报道本身题材就具备世界级意义。同时,舟山的海洋新闻事业还需要人为的策划,主要包括新闻写作的内容和对象等方面。本世纪以来,瞿明刚都在用摄影、文字等方式来记录舟山,一直积极参与到海洋新闻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并与人合编了《海上门户舟山》一书,并在《舟山日报》“海潮·人文”发表了十多篇有关舟山文化、历史、地理、军事方面的文章。结合自身经验,瞿明刚指出,做强海洋新闻首先是要把舟山放到世界的角度进行报道,形成高站位、大格局的新闻写作角度;其次就是要结合舟山国家战略位置与古老历史文化命脉,创造出高层次、全方位的新闻作品。像双屿港、抗倭、海上贸易、太平轮沉船、里斯本丸沉船等,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现实机缘(例如文学艺术创作、古建筑复原、沉船打捞等)成为当下海洋新闻。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石化学院博士郭健在发言中表示,从大陆新闻转变到海洋新闻,是我国走向大洋、走向海外的必然选择。他建议,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渔船的资源优势,通过培养海上渔民成为业余通讯员,将海上趣事传播给大众,扩大海洋新闻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要用心经营海洋新闻事业。通过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提升新闻宣传力度,形成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从而改变受众对海洋的认知、推动社会进步。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舟山日报副总编钟传宏表示,海洋新闻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奋斗的目标。从新闻单位的角度来说,海洋新闻对于舟山最为重要,舟山新闻与海洋系统紧密联系,因为舟山的海洋文化非常丰富,包括海洋宗教、军事文化、农耕文化、渔业文化等。从经济方面来说,工业经济有70%—80%都是海洋经济,所以舟山的经济离不开海洋。因此,钟传宏建议,通过对外宣传强调舟山的海洋特色,用心创造杰出的海洋新闻,并重视其评选活动。他表示,只有抓好新闻杂杂志舆论,才能推进经略海洋的建设。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王利明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分众化”传播现象明显,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其今年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舟山市各个年龄段市民除了微信使用率较为稳定外,其他媒体形式使用率都不均衡,甚至两极化分明。按照中央部署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思路,王利明建议舟山首先应打造属于自己的融媒体中心,避免媒体各自为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集中一批资源,分别开展公益新闻和文化事业经营。其次是要转变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和信息资源,将舟山的海洋风光、海鲜美食等优势资源对外推广给全国、走向世界。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舟船文化与海洋漂流研究所所长胡牧表示,国内目前对海洋新闻、海洋理论、海洋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强化。他建议,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海洋网络频道的方式,将海上理论、群岛发展等情况向群众普及,推动大众了解海洋文化的进程,使海洋新闻、舟山发展等方面向“经略海洋”的宏伟目标推进。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舟山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中心副总编蔡萍女士表示,从浙江广电评奖范围的角度来看,舟山的海洋题材极具竞争力。不论是电视台选送的新闻,还是连续多年获得大奖的作品,都与海洋相关。因此,舟山的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特色是独一无二的。

蔡萍女士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五点可行性建议,首先应加强舟山人民对海洋的认知,家长需要跟孩子传达出“我们是海洋的子民,靠海洋的养育,要感恩海洋”的信念,坚持建立“生活在海洋城市感到自豪”的自信心,提高舟山历史与海洋渊源等知识的普及度;其次,推进舟山博物馆进一步整改,健全舟山的“城市之窗”承载平台,体现舟山的浓厚历史文化;第三,在媒体融合传播的时代,设立独立的运营的机构、报纸、电台或海洋新区频道;第四,扩大海洋类话题的信息源,将渔民通讯员拍摄的视频,进行精细深入地加工和扩大;第五,创新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元素,吸引外来游客,提升舟山作为旅游城市的城市魅力。她表示,普陀山因南海观音而闻名,作为海鲜之都的舟山,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舟山海洋城市的元素,打造独特的艺术景观。通过朋友圈、摄影等物象方式进行宣传,形成传播趋势,扩大舟山的影响力。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陈超表示,遥感技术能够为海洋新闻提供数据支撑。他认为,一方面发展渔民作为通讯员并创建APP平台,将海上发生的新动态在第一时间通过拍照上传,让媒体及大众及时了解海上的现状,加强新闻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遥感的高分辨率及高精确度的优势,提供客观、精准的数据,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如通过遥感图像,不仅能清晰地看到舟山植被的数量、城市新区的发展,道路修建的进度,还能进一步看出经济指标、整个海面海岛的情况。陈超表示,遥感技术的应用,能进一步拓宽新闻来源的渠道,使新闻媒体锦上添花。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舟山日报记者刘辉在发言中指出,海洋新闻就是过去所指的传统渔业新闻。一方面,新闻记者肩负着使命感与责任感。以舟山日报社的张奔记者为榜样,学习记者应有的敬业精神,未来媒体人将拥有更广阔的的舞台。另一方面,海洋孕育了舟山的土地。不论是舟山新闻、海洋新闻、渔业新闻,还是舟山经济、舟山农业、海洋经济,各行各业都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舟山只要有关海洋的事物,在全国都有发言权。 因此,舟山要主动占据海洋相关事务的发言权。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海事》杂志副主编郑健认为,舟山作为海岛,海洋新闻中“洋”的新闻来源是望洋兴叹,缺乏信息资源,因此,加强舟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海洋特色及创新意识尤为重要。他建议,系统化海上新闻体系,精准到各个板块。如可分为海域新闻、港域新闻、岛上新闻、船上新闻等。其次,不仅要加强海洋新闻的专业培训,更要加强社会培训。社会培训是打造兼职海上通讯员和拓宽信息来源点。第三,从小培养海洋意识,强化正面教育传播。如海上安全教育、海洋自信心、感恩海洋等,相关部门创办海事学校。同时,郑健强调,培养海洋意识本身也是海洋新闻的切入点,探讨如何培养海洋意识、创新海洋新闻素材,为壮大海洋新闻事业添砖加瓦。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校长办公室苏凯从海洋与新闻发展的历史渊源展开叙述,他表示,近现代报刊源于地中海贸易,部分商人通过将商船上的贸易信息制作成相关手抄报的方式,把当地的新闻记录下来,后发展为报纸及新闻。苏凯建议浙江海洋大学应深入挖掘海洋科技及科研类的题材,作为海洋新闻的素材。此外,舟山新闻媒体需要进行转型与升级。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提高媒体宣传力度、展示舟山的城市魅力。如海南日报下的《海岸生活》杂志,用精美的海洋元素记录海南旅游岛;另有南海网改版的“海南自贸区(自贸港)权威信息发布综合服务平台”,除了发布新闻的常规功能,还有承载舆论的过程,积极创新,努力掌握媒体发展的主动权。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舟山绿色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芳成指出,舟山群岛具有独特的海洋魅力,海洋宣传包含的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旅游、海洋科技等方面与舟山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但目前,中国大部分人缺乏对海洋的重要性的认知的,离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各级政府的涉农项目与国家发布的有关“三农”的文件中,提及海洋渔业的内容比较少。因此,徐芳成建议用实际行动宣传和推广海洋渔业事业。从去年十月开始,他在海洋渔业局下属国企承担探索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的建设,该基地涉及产权改革包括渔权、海权、经营权、使用权、捕捞权以及渔具合法性等多产权机制改革,同时涉及海洋生态的修复和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舟山渔场本身就是焦点,渔船改革和海洋生态保护涉及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等近10个省份,如果聚焦助力渔业、渔村的振兴多产业融合发展,预计2020年舟山海洋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媒体的热点及全国的亮点。

结合工作实际,徐芳成认为,全国研究海洋新闻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应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海洋新闻及宣传事业的发展。此外,要从小事做起、从小孩抓起,创造一系列喜闻乐见并深入人心的海洋类文章、故事、小说、影视片、沙龙以及论坛等。他表示,海洋新闻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牵引。通过不断做大做强海洋新闻,推动民族海洋意识到觉醒,加快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建设步伐,不断推进“经略海洋”的发展进程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浙江海洋大学政治学二级教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通过创新思维表示,“新闻”其实是特别讲究艺术和智慧的。不论虚实,都要客观报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导向性和时效性。从中文角度看,“新闻”的“闻”字门里面是一个耳朵,它主要是听来的;从英文角度看,新闻的英文表达为NEWS,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单词首字母的组合,意味着要从四面八方全面地去听,不要偏面地听。其实,“眼见”一般还是单向线性的。他分析,目前宣传舟山以及发展“海洋新闻学”应该有三个不可或缺的途径,一是政府发布的新闻,二是舟山媒体报道的新闻,三是浙江海洋大学媒体报道的新闻。在政府层面,主要是政治性和公共性的工作新闻;在媒体层面,主要是社会新闻以及政治、政府工作对社会影响的新闻。当然,社会新闻还包括政治新闻;而在学校层面,要结合校园动态反映舟山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高校还要通过举办学术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和报道海洋科研成果,宣传海洋和海洋事业。如我们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创办的智库沙龙,是全国高校中可贵的学术沙龙平台,举办次数频繁、涉及范围广泛,众多专家学者针对一个话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头脑风暴,通过学术的话语来表达看法,为提高大众的海洋意识及发展“海洋新闻学”就做出了贡献。

黄建钢教授建议,“海洋新闻”应该将“海”与“洋”分别进行报道,以更好地培养“海意识”和“洋意识”,以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其次,还通过创办培训班,培训“海洋新闻”人才。培训这类人才不仅要弥补海洋知识的短板,树立海洋意识,更要培养对海洋的感情。只有对海洋有感情的人所做的工作才有可能成为一种事业,只有具有海洋情感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发展成为“海洋新闻”人才。海洋新闻需要许多知识的积累,包括海洋地理、海洋现象、海洋意识、海洋思维、海洋战争、海洋历史、海洋战略等方面;第三,要深入探究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舟山地位问题。舟山位于杭州湾口。从“杭州湾”的“湾”的繁体字中可以清晰看出——“湾”的繁体字就是包含了一个“语言”的“言”字与“丝绸”的“丝”字的组合。这个“湾”字说明,杭州湾就是一个最早“谈丝绸生意”的地方,甚至还可以推测,杭州湾可能是目前众多海湾中最早叫“湾”的水域,从嘉兴到杭州湾口,舟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枢。但在这方面,我们宣传得很少,更缺少具有专业性的对“海洋新闻”的报道。最后黄建钢表示,从世界范围角度来讲,中国已经进入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新时代”。海洋意识要比海洋利益更为关键和重要。舟山市正处于这样一个发展海洋事业的关键时刻和重要位置,应该发展出“海洋新闻学”来,奋力为“经略海洋”书写精彩篇章。“经略海洋”是实现“海洋强国”的主要途径,发展“海洋新闻学”又是“经略海洋”的具体且重要的措施标志。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助理  吴冰玉  摄

本期沙龙现场气氛轻松活泼、观点纷呈,各专家、学者围绕发展“海洋新闻学”与建设“经略海洋”国展开热烈地讨论,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头脑风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第十二期“周末智库沙龙”取得了圆满成功!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