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海科学院刘建华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2-07-22 作者: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杨潇航 来源: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建华教授团队近期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中科院二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024)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ome Profiling of a Novel Isolate Chlorella sorokiniana G32 (Chlorophyta) Displaying Enhanced Starch Accumulation at High Growth Rate Under Mixotrophic Condition”的研究论文。

本论文基于生理学和多组学研究探讨了一株新分离小球藻G32在不同葡萄糖添加混养模式下的生长状况和能量代谢途径。研究发现,与低糖(1.25g/L)相比,高糖(5g/L)下小球藻生长速率可以提高4倍以上,而混养模式下的光合效率可以保持在自养模式下的水平。在高糖添加的混养模式下,小球藻G32可大量积累高能量分子,生物量有显著提升,这一结论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培养基中过量的葡萄糖可转化为淀粉,或者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被机体氧化利用。本论文为深入研究小球藻混养模式下的生长机制提供了重要途径。新分离G32小球藻藻株生长速度快,可利用葡萄糖等碳源进行混合培养提高生物量,该藻株有望为开发高附加值产物提供重要资源。

图1小球藻G32生长特性

图2培养基中葡萄糖优先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被小球藻利用

浙江海洋大学青年副教授朱庆玲、研究生张孟孟、浙江大学刘冰颖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海洋大学刘建华教授是本文的通讯作者。此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392和浙江海洋大学启动基金(11104150319-002)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1.760307/full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