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学院研究生蔡微薇在国际期刊《Marine Drugs》上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
发布日期:2022-11-15 作者:郑余琦 编辑:王利明 来源:食品与药学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药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蔡微薇同学在导师王斌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Marine Drugs(Q1,IF: 6.085)发表题为“Bioactive Peptides from Skipjack Tuna Cardiac Arterial Bulbs: Pr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Stability against Thermal, pH, and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Treatments”的研究性论文。2022年10月27日被选为封面论文。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3764)和浙江省W人计划(2019R52026)资助。

该论文研究了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病、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合成的抗氧化剂由于其潜在的毒副作用,使用剂量受到严格控制。近年来,人们从不同海洋生物资源中鉴定出多种活性显著的抗氧化肽,在治疗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金枪鱼是世界远洋渔业的重要作业鱼种之一,占公海渔业总产量70%以上。但在金枪鱼罐头加工过程中,约50%的渔获成为副产品,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文章以金枪鱼(Katsuwonus pelamis)加工副产物—心脏动脉球为原料,优化蛋白酶水解条件,制备并鉴定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的活性肽,探究其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11条抗氧化肽(QGD、PKK、GPQ、GLN、GEQSN、GEEGD、YEGGD、GEGER、GEGQR、GPGLM和GDRGD)中, PKK、YEGGD和GPGLM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表现出显著的清楚活性,并可以显著缓解和保护DNA和人肝癌细胞(HepG2)免受H2O2的氧化损伤。此外,PKK、YEGGD和GPGLM在温度20-100℃,pH值3-11范围内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240min后仍保持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因此,金枪鱼心脏动脉球来源抗氧化肽有望应用于医药保健产品,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慢性疾病。

蔡微薇是我校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研究海洋生物活性肽制备、鉴定及活性评价。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