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成立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分中心
浙江海洋学院创新高校服务地方新平台
12月6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分中心成立仪式在浙江海洋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舟山市社科联主席黄雪忠,市委宣传部理论宣传处处长高潮,校党委副书记、校社科联主席、舟山市社科联副主席、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校社科联副主席虞剑锋,校社科联秘书长张郃,校地方合作处副处长杨宁,舟山海大研究院院长刘国平等参加成立仪式。舟山市四个区县的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和研究服务四个区县的专家、学者及其他新区研究中心成员与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政部主任方志华主持会议。
虞剑锋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新区研究中心。新区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校内外80多名专家学者取得的多项成果得到省领导及市领导的批示。他指出,各分中心成立后要时刻坚持服务新区的理念,为地方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上有创新性,实践中有可行性的研究成果。市委宣传部高潮处长代表市委宣传部忻海平部长对分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自新区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研究工作和理论成果进行了肯定,他提议,四个分中心成立以后要正确处理纯粹的理论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的关系、处理好圈内圈外的关系,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理论研究部门和政府行政部门的无缝对接。市社科联主席黄雪忠指出研究中心四个分中心成立之后,各分中心做研究时要面向四个县区、面向乡镇,更好的接地气,四个县区的社科联要积极配合工作,共同为新区发展贡献力量。

成立仪式上,四个区县社科联主席向四个区县的教授博士服务团队成员颁发聘任证书并分别做了介绍。定海区曾莉群主席介绍了定海区的地理条件,海洋文化,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几个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定海区接下来将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增强权力法治观念的工作计划。普陀区孟阿荣主席介绍了普陀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状况并向新区研究中心提出了三点想法:希望分中心做研究要接地气,要做更多的实证性研究;研究人员要做到点对点的对接,将具体的研究人员具体落实到某一地区某一领域;如何处理教授博士正常的教学工作与地方发展研究的时间冲突问题。岱山县王建伟主席从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岱山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提出岱山将完善服务机制和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嵊泗县叶维杰副部长介绍了嵊泗八年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致情况。
之后,入选浙海院2014年教授博士“4个1”服务工程专项行动针暨四个区县地方服务团队的代表分别做了讲话。定海分中心邵伟增从科技角度谈了对海洋经济环境的想法,姚会彦从法制角度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几个观点。普陀分中心阳立军谈及了自己在分中心的工作。岱山分中心李秀辉向大家交流了分中心研究团队目前正考虑的几个课题的选题想法。嵊泗分中心殷文伟提出将为地方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建钢总结指出,新区研究中心成立四个分中心是一种创举,是一种尝试,是一种统筹,是一种规范,得到了省社科联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在研究中,要处理好如下十种关系并做好十种结合:一是服务性与引导性的结合,二是论证性和设想性的结合,三是策略性和战略性的结合,四是操作性和理论性的结合,五是跟着走和领着走的结合,六是想做的和问题的结合,七是特点性和普适性的结合,八是连续性和突破性的结合,九是有用性和基础性的结合,十是重点性和焦点性的结合。四个分中心的组成是为了形成一个团队,我们只有形成团队才能走得出去和打得出去。四个分中心就是四个团队。四个团队不仅代表自己,而且还代表学校和学科。新区研究中心要抓分中心的每一个课题。每个团队的组成成员都是按照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确定的。后面都有学科和专业的支撑。交出去的稿子一定要代表学校的整体水平。四个团队两年中要形成一本专著,如区县发展战略研究。四个分中心要聘校外专家。分中心将采用课题组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方式,既发挥好课题组个体专家的能力,又充分发挥整个海洋学院学术能量。
成立仪式后,普陀区社科联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普陀分中心签约两项委托课题《全景普陀——关于普陀城区新老联动发展的思考》、《加快东港山坡地开发,促进普陀旅游新景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