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7月31日下午,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郑新浦一行在舟山市社科联主席黄雪忠等陪同下来到我校长峙岛校区考察指导工作,院长吴常文、党委副书记黄建钢接待了郑书记一行,并召开了座谈会。科研处、宣传部、思政部、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吴常文院长介绍了浙江海洋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学校现有长峙岛校区、定海独立学院校区、萧山校区和普陀校区等四个校区, 占地面积2200余亩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到2015年创建成高水平综合性的浙江海洋大学,为此学校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内涵式发展战略、协同创新战略、国际合作战略”等四大发展战略。学校现有 “一所一院三研院”,即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一所,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一独立学院,东海发展研究院、创新应用研究院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三个研究院。对外国际交流合作上新建了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与国(境)外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内外涉海高校发起成立了“海洋教育国际联盟”。
校社科联主席、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向郑书记一行汇报了我校社科联成立三年来的工作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成立一年来的建设进展情况。我校社科联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定位为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新区建设发展的“咨询智库”, “虚体实做”,即“学校社科联为虚体,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为实体与载体来运行运作”,为 “浙江舟山群岛校区”的建设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和“浙江海洋学院全面融入、服务舟山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黄建钢从学校社科联及研究中心的建设运行概况、主要研究成果和下阶段工作展望三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向郑书记一行做了工作汇报,并特意强调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一是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发展的战略构想;二是呼应省委省政府对国家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重点战略;三是满足“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快速和科学建设的迫切需要;四是提高我校人文社科的研究水平、质量及影响力;五是为了给我校教师的人文社科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更大的平台。我校社科联的现阶段目标是申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郑书记指出,浙江海洋学院具备了向大学迈进的坚实基础和教科研力量,办学目标明确清晰,浙江海洋学院社科联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高校的两大功能”,一是培养人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学生;二是做好研究,服务地方,浙江海洋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海洋类大学,科学研究既要服务舟山和建设“新区”,更要服务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浙江省的海洋经济。他希望海洋学院按照“唯一性、一流性和重要性”的要求做好“新区”的研究工作,他表示,省社科联支持浙江海洋学院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的名义申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申报工作要抓紧和趁早,并相应做好评估准备工作和“查漏补缺”等后续工作。
会后,郑书记一行还在与会校领导和各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新城校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