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与融合的法律路径 浙海院涉台研究学者与台湾律师共研讨
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法律始终是贯穿政治与经济的关键因素。3月15日下午,“两岸交流与融合的法律路径探讨”座谈会在浙江海洋学院举行,本座谈会由浙江海洋学院港台侨研究所、东海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

大陆与台湾同种同文,不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法制建设又都取径于大陆法系模式,法律制度有相通之处。大陆目前的发展,与台湾的发展历程有相同或近似的历史经验,台湾地区的经济立法成果和经验对大陆而言有很大参考价值,大陆学习借鉴台湾经验也是一个经济快速的捷径。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在民法学领域,大陆的法学家在接受台湾同行学说影响的同时,更作出了大陆语境下的发挥和创造,并在相当程度上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堪称两岸民法学说良性互动的最大成果。两岸交往日趋频繁,互动也日益增多,而关乎两岸关系良性和平发展的政治也好,经济也罢,归根究底都离不开法律,同时,法律也是构建平稳而让双方都受益的两岸关系的基础,反过来更促进两岸人民情感和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浙江海洋学院港台侨研究所所长、东海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黄建钢就两岸在政治经济协商过程中所投射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就事实层面的法律问题抛砖引玉,开启研讨。台北市两岸商务法律会理事长邱锦添从台湾时政入手,从政治而法律,提出自己的观点。双方围绕法律在两岸关系交流与融合中的作用和构架,及现实生活中的两岸婚姻、继承、海商海事等法律案例进行了交流,并就当前台湾岛内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分析分享。现场研讨气氛热烈,即便是严肃的法律政治话题,但在大家通俗的讲解下,不时穿插可爱的小故事,使得开心的大笑贯穿全程。这份融洽和互信正是两岸关系继续朝阳光灿烂前进的最佳诠释。

与会的台湾学者有台北大学法律系教授吴光明、瑞麟地政法律事务所所长翁瑞麟、台湾律师公会全联会副秘书长张珮琦、信谊商务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杨慧如;宁波学者有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童登勇律师、宁波海事法庭法官肖梓孛;浙江海洋学院学者包括港台侨研究所副所长方志华、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全永波、浙海院法律顾问林德华律师、港台侨研究所秘书长章其真、副研究员陈玲。学校校友办主任张宇星、港澳台办公室秘书李舟燕也共同参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