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海院三名涉台专家与会 黄建钢教授观点引关注
发布日期:2013-09-04 作者:陈香娟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第七届两岸论坛在杭举行

浙海院三名涉台专家与会  黄建钢教授观点引关注

     8月31日—9月1日,第七届两岸论坛之“亚太战略格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在杭州召开。应主办方邀请,浙江海洋学院港台侨研究所所长黄建钢教授、章其真教授、陈玲副教授赴杭参会。论坛由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中国评论通讯社、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台湾财团法人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百余名两岸专家学者与会。

    黄建钢递交会议的论文是《“西北太”崛起与台海问题》,论文从心理思考、整体思考和战略思考3个层面对台海问题进行了解读,独具新意。中国评论通讯社以《黄建钢:台海问题关联世界态势 需多方审视》为题对其进行摘要,并对其小组发言也作了报道。

    黄建钢在第一小组“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途径”讨论中提出了“西北太自贸区”的概念,引起一些与会者的回应。他以“两岸关系就如同拿在手上的话筒,反应也需要时间”风趣地开启了发言。 以黄建钢教授的思维,未必是我们参与他国制定的协议框架,我们自己也可以原创,如同新加坡自信地原创了一个“TPP”,并且吸引美国等国家加入。他建议,上海、舟山和台湾可以形成一个“两岸自贸区”,因为上海有自贸试验区,舟山要“探索自贸园区”,而台湾则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以此三者互助,共赢共荣。他提到,两岸合作有大小两个层面:“大两岸”是大陆和台湾,“小两岸”有两个:一是“海西”和“海东”,二是“海北”和“海南”,”海西”(福建)和“海东”(台湾)已经有合作模式,而海北(上海、舟山一带)和海南(台湾)的合作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ECFA的转型升级不妨以这个自贸区为平台。概言之,黄建钢将“西北太自贸区”作为联结小两岸经济文化的桥梁,并最终为通俗意义上的大两岸——台湾与大陆的共赢提供富有实践操作空间的平台。

    “西北太”,就是西北太平洋地区。这个概念早在2011年7月7日新华社所发新闻稿《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和《中国设立首个群岛新区推进实施海洋战略》中明确提出过,创意正是来自身为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的黄建钢。所谓“西北太自贸区”,它既与“亚太”相近,但不同于“亚太”,而是跳出亚洲范畴而包含了美国和俄罗斯,如“关岛”、“夏威夷”和俄罗斯及北令海峡。

      除了设立“西北太自贸区”,黄建钢建议两岸可以委托台湾参与TPP谈判,谈好了回来大陆与台湾再进行兄弟协商。他还建议两岸为此可以共同成立一个“TPP研究机构”,来共同研究两岸怎么参与TPP谈判的问题。其中三个观点“西北太自贸区”、“台湾代表两岸参与TPP谈判”和“两岸成立TPP研究小组”被小组代表中山大学(台湾)社会科学院院长林文程总结至大会交流,引发学者与媒体的关注。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