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坤:热情支援新疆汉语教学
发布日期:2010-10-13 作者:wanglm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人物简介:华海坤,“80”后,浙江绍兴人,浙江海洋学院教师。专业特长: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生辅导。浙江省首批支援新疆汉语教学教师。

访问时间:2010年10月9日

    “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也是我这些年出门最远的一次吧。鼓励学生支援西部,支援省内欠发达地区,对我们教师来说,更该身体力行。这次的援疆,是我响应国家号召更是我期待尽自己一份力量的表现。”据悉,这次浙江省选派了19个教育工作者援疆,对300名新疆的小学教师进行汉语教学培训,接下来,还将不断选派教育者赴疆,总计将对5000多位新疆教师进行双语(汉语和维吾尔族语)教学培训。

    国庆期间,华海坤回了一趟家,谈起即将赴新疆工作,家人都很支持和理解,母亲叮嘱要好好工作,父亲则说,这么多年你都在外面,这次无非就是更远一点,而且很有意义。朴实的父母,朴实的话语,正是华海坤强有力的后盾。

    谈到申请去新疆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华海坤说,“得知今年有个援疆计划,其中一部分是去做汉语教学,也就是这次去的先头部队19人。我觉得,汉语教学和自己的专业比较相关,我有发挥的能力;为国家做点该做的贡献,为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两省之间的交流尽力,我觉得很有意义;考虑到自己工作也有5年了,出去锻炼一下,对自己的能力水平都是一种提升,我期待在学生面前有更丰富的经历和体验。”

    在浙江海洋学院, 华海坤拥有5年学生辅导员的经验。提到这份工作,华海坤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重要,5年的辅导员工作让我既需要和学生比较接近,又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既让自己保持了一颗年轻的心灵,更对我的个性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实,我的性格本来比较内向,经历5年的学生辅导工作后,包括承担了思政课教学,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表现,揣摩学生的想法心理,我发现自己各方面都有了一个改观,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而这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体验对他的援疆工作,其实也是有帮助的。

    “从事过学生辅导员工作,对与人打交道以及为学生辅导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甚至有利于教学。去新疆我们的任务就是培训小学老师,据我的了解,那些教师的汉语差不多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对即将要去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华海坤也做足了了解的功课,他很清楚将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是气候,10月底新疆就要下雪了,冬天能达到零下20几度,要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对他这个南方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是饮食等方面的,但华海坤笑着说他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生活方面的苦难不难克服。第三是安全问题,阿克苏在南疆,比北疆更需要谨慎。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挑战和压力,则是来自工作本身,毕竟担负着对教师进行汉语培训的重任,而这些教师今后是要用汉语为学生上课的,教学质量和成效自然非常重要。

    中文专业出身的华海坤喜欢诗歌,喜欢创作,喜欢户外运动和旅行,喜欢亲近大自然。“以前我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走路。我告诉他们,大学生与社会上其他年轻人相比而言的优势就在于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校期间一定要博览,要思考,要有所创造。同时,多出去多体验不同的生活,对学习和未来人生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多读和多走两方面结合起来,是大学四年的必修课程。”而他,也在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着他的理念。

    完成教学任务,丰富人生阅历,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开阔文学创作的视野……新疆之行,人生也将就此不同,祝福他和他的援疆工作富有成效,也期待援疆经历丰富他的创作。如他所说,我教导我的学生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我对自己的期望也是如此,我愿意从事这样有意义的工作,对自己还是社会,都有助益。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