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水变甘泉!90后教授徐兴涛的海洋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5-09-10 作者:* 编辑:胡山佳 来源:人事处、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海纳百川 师者如海

在浙江海洋大学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或立于讲台执鞭深耕

或伏案实验室探秘深蓝

或扎根岗位默默守护

他们是学者、是良师、是引路人

更是大学精神的海岸灯塔

以宽广的胸襟、深邃的学识、温暖的坚守

托起一代代学子扬帆远航的梦想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浙江海洋大学融媒体系列品牌

栏目将走近这些教育工作者

聆听他们的故事

感受他们的情怀

记录他们如何

以“一滴水的力量”

汇聚成教育的浩瀚海洋

让我们共同航行于这片“师海”之间

本期我们一起走近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徐兴涛教授

扎根东海的

青年海洋追梦人



徐兴涛教授是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位青年学者。这位“90后”年轻教授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为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中的追梦人。从国际顶尖研究所到东海之滨的舟山群岛,他选择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的海洋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青春梦想。


科技报国,矢志海洋科研创新


“科学研究既要追求学术前沿,更要服务国家需求。”这是徐兴涛教授始终秉持的科研理念。在日本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他婉拒了多家知名院校的邀请,毅然选择加入浙江海洋大学。问及原因,他目光坚定:“舟山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这里能让我学以致用,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徐教授的研究方向聚焦于海水资源绿色利用这一前沿领域。2024年,他作为核心成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牵头,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埃国际合作项目“双连续多孔结构增强电容去离子海水淡化及能量回收机理研究”,开启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深度合作。该项目旨在解决埃及等缺水国家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时也为中国海水淡化技术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平台。

2025年,徐教授又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曲率梯度COF基电容去离子体系的高镁锂比海水提锂与抗生物污损协同调控机制”,持续深耕海洋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他创新性地提出了电容去离子技术的新材料设计理念,通过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致力于攻克传统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稳定性差的技术难题。其研发的电化学吸附等关键技术正积极走向应用示范,旨在为海岛居民用水和战略金属资源提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立足舟山,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徐兴涛教授选择舟山,正是看中了这里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他的研究方向与舟山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高度契合。

回国后他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与珠海格力电器、浙江石化、中国水务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不仅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创新动能。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与格力电器签署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新型家用净水电器,未来1-2年有望形成产品推广到市场。

此外,徐兴涛正带领团队积极参与舟山市自来水公司的湖泥岛海水淡化项目。该项目是舟山市重点民生工程,旨在解决湖泥岛及周边岛屿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同时满足当地造船企业的工业用水需求。与此同时,他们还共同组建了浙江海洋大学海水淡化技术验证基地,为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放眼全球,推动技术国际合作


近年来,徐教授将目光投向国际舞台,积极推动海水淡化与资源回收技术在海外缺水国家的应用示范。他先后与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合作,致力于将中国的先进技术推向世界。

与此同时,他深耕盐湖资源利用领域,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性地将电吸附技术应用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突破了传统技术瓶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徐教授团队近期参与组织申报的《盐湖卤水电化学提锂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已通过评审并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电化学提锂领域的技术标准,为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具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立德树人,培育海洋科技人才


作为研究生导师,徐教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创立“项目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生早进实验室、早接触项目、早参与转化。该模式成效显著:近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多项发明专利;2024年,5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位荣获浙江海洋大学最高荣誉“王成海奖学金”。

“徐老师不仅教我们做科研,更教我们如何将成果应用到实际中。”他的学生如此评价。除学术指导外,徐教授高度重视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交流,近两年已邀请包括澳大利亚桂冠教授、高被引学者在内的10余位专家举办讲座。他还积极推荐优秀学生至国际顶尖实验室深造,所带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展示成果,获得学界好评。

以创新致初心

以实干践使命

徐兴涛教授正如一位辛勤的“海洋园丁”,在科研创新的田野里精耕细作,在人才培养的园地中默默耕耘。从东海之滨到西部盐湖,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他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海洋科技的未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他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更深更远的蓝色世界迈进。

从实验室里的日夜钻研到海岛民生工程的躬身实践从 “一带一路” 的技术共享到人才苗圃的悉心浇灌徐兴涛教授以 “海洋园丁” 的坚守在蓝色沃土上播撒创新的种子培育逐梦的英才

用青春与智慧

耕拓出一片科技报国的海疆

https://mp.weixin.qq.com/s/9B9aj2H0gTv4YIBZKPS73w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