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谈到,不同的地理环境促成不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认为大海激起了欧洲民族的勇气,使其勇于超越有限的一切。近代以来,许多人则更进一步认为,西方文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受其地理环境影响,自古代起便拥有一种海洋文化传统,属于海洋文明,即所谓的蓝色文明。而与这种西方的海洋文明相对立的则是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大河流域所形成的大陆文明,被冠以黄色文明之称。后来更进一步演绎出这种大河流域的大陆文明,是专制与保守的温床,而海洋文明则孕育着民主与进步,于是自然而然地“蓝色文明”优于黄色文明,西方胜过东方。
在我们看来,海洋文明是以海洋为介质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人类海洋实践活动的历史凝结。海洋文明作为人类文化成就的积淀,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等文明相比,并不存在优劣、高低的价值区别。在笔者看来,那种认为海洋文明优越于其他文明的理念,实质上是“欧洲中心论”影响下的一种文明观。欧洲中心主义者认为,只有以欧洲为核心的西方文明才是先进的和文明的,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当他们为自身所谓的蓝色文明追根溯源时,在其眼中自古以来也唯有欧洲文明才堪称海洋文明。
最为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欧洲古代文明,当属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但是,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一地区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最早涉足海上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的,恰恰是所谓的近东地区的古老文明国家,例如古代埃及在公元前二千纪就已经与位于今天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小国存在着频繁的海上经贸联系。而在公元前一千纪时,当地的腓尼基人则是一个擅长航海与经商的民族,他们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在埃及法老尼柯二世时代曾经受雇于这位法老以当时的技术手段绕非洲航行一周。而后起的希腊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则大量吸收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以及腓尼基的文化成果,故而在其文明成熟期的古典时代才能表现的那般灿烂辉煌。希腊人最初在地中海地区的远航与殖民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希腊当地的地理环境,外出寻求土地发展农业减缓生存压力的结果,只是当各地的希腊城邦经济水平提高后,海上贸易活动及其所伴随的文化交流活动才变得日益活跃。纵观希腊文明始终,亚洲和非洲地区一直都是希腊人打交道的主要对象之一。这时希腊人只是逐步认识到希腊文化作为一个大的整体与其他文化族群存在一定的区别,并未显现出今人所强加的东西方观念。而在此期间,在近现代欧洲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大西洋却没有显示出其重要性,因为这一时期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未达到需要依靠远洋贸易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程度,作为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地区的东地中海周边地区,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各个族群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与交流的核心地区。那种盲目把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直接等同于近现代的西方,等同于海洋文明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此后的欧洲中世纪文明,建立在以土地分封和身份等级制为基础的封建关系基础上,尽管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特定的海上文化活动存在,不过在大部分时间里其社会发展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资源,农业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整个社会由割据的封建主和教会所主导,显然也不能将其视为近代意义上的海洋文明,因此可以说欧洲文明并非天然就是海洋文明。
到了15和16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以及与此相伴随的海外贸易、海外殖民活动的逐渐开展,欧洲经济和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许多研究者以此作为近代文明的开端。特别是到工业革命以后,近代欧美国家发展完善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此时的资本主义文明涵盖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使欧美国家以全球为活动舞台,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近现代不但海洋交通运输和渔盐业大为发展,而且海洋医药化工和矿藏开发等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也都大大丰富了人类海洋活动的内涵,此时的欧洲文明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海洋文明。
由此可见,由于人类自古以来便和海洋打交道,在一些滨海地区和海岛地区存在涉海文化是很正常的现象,但那种足以改变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海洋文明则可以视作是近代以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西方世界利用先发优势长期享受着海洋文明带来的成果。中国作为一个滨海大国,在历史上也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但是在近代历史上则饱受磨难,历经百年抗争和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才有了今天的欣欣向荣景象。放眼世界,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好好利用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建设有东方特色的海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