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热”下的冷思考
发布日期:2012-10-26 作者:沈科娜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文学奖颁布给莫言。作为中国籍诺贝尔奖第一人,莫言的作品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抢购狂潮,针对该现象,近期欧讯社召开了一期关于“莫言现象”的探讨会。

    一、 深远的“诺奖情结”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科学家、实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作为人类的第一大奖,其宗旨即不论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颁布给在某领域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近百年来,已有数百人获得此殊荣,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对该奖项保持绝对的领先地位。

    就诺贝尔文学奖而言,国人对其的关注更是尤为突出。从民国时期拒领文学奖的鲁迅,到因“文革”迫害,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老舍,从四次被提名的林语堂先生到“肯定能获奖”的沈从文大师,几经期许和失落,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一直伴随着我们最敏感的神经。

    几年来,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科技、教育实力也得到不断发展,几千的华夏文明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的确让西方世界深深震撼。然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每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炎黄子孙都已加入他国国籍,或是从小受他国文化的影响,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中国人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近百的等待和频频出现的诺贝尔奖花落华裔,让国人对诺贝尔奖产生了复杂的情结。

    如今莫言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中国人登上诺贝尔奖的舞台,终于了结了数亿人的梦想,不得不让人兴奋欢呼。

    二、国民的浮躁性

    当下我们很多人都缺少一种信仰,对现世情感的麻木和来世祈祷的不屑让我们内心变得极度的荒漠化,如今莫言的出现又如同一剂良药,让久经沉疴的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于是原本是对精神家园的漫漫求索的过程具体化为对莫言作品的趋之若鹜。

    当一个完整的优秀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经过艺术的夸张或是商业的加工,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扭曲和奇怪。出版商争着莫言的版权,商家打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广告,文化人开始恶补莫言的小说,毕业班的学生硬要求会背莫言的名句,甚至那些极不爱看书的老总、官员们,都想着买几套莫言的小说,装点一下自己的书柜。

    也许是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背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太需要其他国家和民族对我们文化的认同,太需要有个人来打破那个让我耿耿于怀数百年的诺贝尔奖零的记录,于是莫言的出现,一时成了中华大地的一个“神话”。但这种对莫言书籍追捧现象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多数人内心的浮躁和空虚。

    三、对待诺贝尔奖需理性

    诺贝尔奖在国民中引起的“莫言热”不可小觑,莫言的小说一夜时间跃入畅销书之列,各种打着莫言名头的东西纷纷涌现。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年的“国学热”。我们需要的是对文化的持续而又长久的关注,而如今人们对诺奖的关注远超了对莫言文学的关注。“莫言热”和“国学热”就像泡沫,一旦破裂后,国民的精神世界又开始无所适从。这种现象是短暂而又非理性的,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国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这种关注代表了中国渴望在文化层面获得世界的认同和关注。可以说,诺奖也为国人追求精神文化提供了契机。但令人遗憾的是,仍有部分国民或盲目跟风,或借机炒作,或借诺奖过分夸大莫言的作品。诺贝尔奖最看重的还是文学成就,一个作家,就如莫言所言“能让自己立足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伟大,还是卑微,都在那里,是不改变的事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不能增之一分,得不了也不能损之一毫。因此,国民对待诺奖需理性

    四、清醒认识差距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一定程度象征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但不应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胜利,因为这个奖项奖励的毕竟是作家个体的创作,不能因为莫言的获奖就对中国文学估之过高。总体而言,我们的文学创作距离引领世界文学潮流还很远,甚至问题还很多,中国文学创作作为整体要进入世界文学第一方阵,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用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莫言的获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应该反观这种差距,用清醒的头脑和意识看到我们的不足。

    五、莫言让我们更加关注本土文化

    鲁迅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是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莫言的作品并不是对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的硬性模仿,而是同中国民间传统的契合。  从《檀香刑》开始,莫言向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间文化寻找资源。莫言作品中世界眼光与民族性的结合,洋与土、雅与俗、飞扬与内敛的完美结合。

    莫言的成功源于他对自己家乡持久的热爱和关注,也源于自己平和、踏实的性格。莫言将对土地、农村的热爱化为一股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那些人物都附有了极强的生命张力,这种对生命的赞美和热爱,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汲取的养料。

    六、莫言的获奖是中国翻译的胜利

    诺贝尔奖最看重的还是文学成就,而影响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的重要原因是翻译水平。众所周知,将中文翻译成外文,很容易让作品色香味俱失。从诸子散文到明清小说,从是诗词歌赋到近代散文,中华文化伴随着几千年的悠悠汉字,在运输到他国时,总伴随着语言转换上的障碍。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很好的文字翻译工作者为期量身翻译,莫言也是作品被译介至国外的数量第一人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各种译本,莫言作品的译作家们功不可没。

上一条:

最美不过这四年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