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讲好中国故事,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有底气,中国声音才能入人心,从而让世界更进一步读懂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外事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向世界讲述新时代浙江故事?
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统筹打好疫情防控、稳进提质组合拳,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背景,作为高校外事工作者,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讲好新时代浙江故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向国际友人讲好“八八战略”的内涵与外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外事工作已呈现出多样化、务实化和向纵深化发展的特点。现在高校的外宾接待、对外籍教师的聘用与管理、海外人才的引进、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都离不开高校外事部门”。从这个角度而言,外事工作者是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向国际友人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发展与实践的故事,而讲好这个故事,首先要让国际友人深入、全面了解“八八战略”。
20年前,浙江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期”,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工作后,就马不停蹄地下基层调研,到2003年春节前把11个市跑了一遍。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考。2003年7月10日,在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这就是“八八战略”。“八八战略”是习总书记留给浙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是浙江不断进步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在这片之江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的劳动者亲手把对美好的生活的梦想变成现实。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深深地激励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浙江人民。
“‘八八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八八战略’蕴含的价值观,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八八战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了解了“八八战略”的内涵与外延,来华留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浙江在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和科技创新方面所得的成就,更加全面地了解浙江在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协调发展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更加系统地认识到浙江在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更加直观地看到浙江积极打造重大文化成果,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更加切实地体验到浙江在对外开放的新浪潮中走在前列。
讲好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故事,让世界透过浙江更好了解中国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引人注目。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这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故事”正深深吸引着全球的注意力,外部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故事,有利于世界各国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和认识中国。
“5年来,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书写了一个个合作共赢的故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试验运行圆满成功,为中印两国架起了“连心桥”,为印尼畅通了民生路、致富路,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满满“正能量”。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故事的精彩案例不胜枚举。
讲好新时代之江大地上的故事,通过浙江这个重要的窗口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校外事工作者们要向国际友人讲好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舟山故事”,讲好浙江义乌如何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世界市场的经济发展故事;要向国际友人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余村的发展故事,我们要向国际友人讲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驱动浙江山乡巨变,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向国际友人讲好“数字化”改革的故事,让国际友人理解数字化改革不是简单的建一批系统、开发一堆应用,根本上是针对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深层次调整。高校外事工作者们更要向国际友人讲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时间的巨笔,在浙江大地绘就了令人惊叹的画卷——经济实力不断跃升,文化魅力不断彰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持续增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通过这一系列故事,国际友人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八八战略”引领下,浙江已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以“浙江之窗”,展现中国之治,意义重大。
引导国际友人走进浙江、了解浙江、贡献浙江
“作为外语学习者以及中外交流的使者,我们应当通过自己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中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用社会现实去补白原先舆论现实触及不到的角落”。高校外事工作者应把语言优势与工作平台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国际友人走进浙江、了解浙江、贡献浙江,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爱华的国际友人。
以走进浙江、了解浙江为路径,以贡献浙江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浙江省委宣传部推出了浙江省国际传播大型融媒系列活动启动,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处推出了“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系列活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与传播大脑开启“国际传播+国际教育”战略合作,通过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新媒体运营等多种形式,发掘和培养一批国际传播青年人才,搭建良性和可持续的正能量“来华留学生生态圈”,为浙江国际传播发展提供支撑。笔者所工作的浙江海洋大学从浙江本省尤其是舟山本地优势出发,选取“蝶变”故事,通过实地走访走访,全方位感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浙江实践”。通过组织来华留学生走进蚂蚁岛,让他们体验蚂蚁岛人‘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通过组织留学生赴嘉兴南湖、桐乡、乌镇等地参访,让来华留学生深度体验等方式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直观感受了中国新发展理念在创新、绿色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和巨大发展成就,领略了中国现代化新农村的新面貌;组织来华留学生参加“in 舟山连世界”活动,走进定海新建村、普陀路下徐村,走进嵊泗和岱山,来华留学生在诗画江南里品味浙江“山海共富曲”;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共同富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一系列活动,让浙江省内的国际友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浙江,聆听浙江声音、感受浙江文化、领略浙江山水的“窗口”,活动架起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为贡献浙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宁波大学伊朗籍贯留学生月亮,温州医科大学喀麦隆籍留学生李黑,浙江理工大学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孟轲等一大批留学生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笔者所在学校的孟加拉国籍留学生方舟被聘为美丽德宏宣传大使、舟山海外宣传官、美丽沙雕宣传大使、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戴安娜被聘为舟山海外宣传官,俄罗斯籍交换生白玉龙毕业后在浙江定居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俄罗斯籍留学生爱丽丝毕业后选择留在舟山工作,俄罗斯籍留学生梁小飞、金龙等毕业后,选择留在杭州工作……
“实现中共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既绘就了新目标,也吹响了冲锋号,广大留学人员作为人才生力军,要走在前面、争做表率”。高校外事工作者,是外国友人认识中国文化和了解中国人的第一扇窗口,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新征程上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