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学校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收到了来自囊谦县第二民族寄宿制藏文中学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
“2016年8月,廖志浩同学在我校支教结束后,便与各位同学开始往这边捐赠衣物、文具。到现在2019年01月,我校学生共收到你们的爱心物资四次,其中有衣物330斤,文具80斤,共计410斤。从个人到集体,从舟山海滨到玉树高原,离不开同学们的辛苦付出。在此也非常感谢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这里长冬无夏,交通困难,我会把这些爱心物资妥善的分发到需要帮助的家庭。”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快递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廖志浩即将毕业,3年间,从海滨到高原,他和他的同学们持续地传递着来爱心,邮寄出一份份温情。带着敬佩之情,我们走近廖志浩同学,走近他的故事。
成绩是一切的基础
在廖志浩看来,学习是基础。大学期间,令廖志浩感触最深的事情便是跟着学霸一起有系统有思路有方法地学习。在学霸们的帮助下,加上自身的努力,他不仅学习效率高,而且有充裕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除大一不设置奖学金外,廖志浩拿满了接下来三年的奖学金。同时,天道酬勤,他顺利地考上了心仪的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他认为,因为良好的成绩做了铺垫,所以可以放心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参加支教,而后长期组织开展爱心捐赠,和他有扎实的成绩作基础是分不开的。
扛起重担 来之安之
其实,去支教是一次美丽的相遇。
廖志浩的发小去支教,却高原反应严重,格桑花组织将他调往海拔较低处休整。原本想着与朋友利用周末闲暇时光同游西藏的廖志浩,机缘巧合地接下了发小肩上的责任,踏上了为期三个星期的支教之旅。
“那儿条件艰苦,飞沙走石,有四百多个学生,只有十几个老师。虽然是巧合,但是我很享受这过程,我并没有想着日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而是怀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
支教结束回到学校后,廖志浩还牵挂着支教的学校,牵挂着那里的学生。于是,他组织同学们一起寄一些衣服、文具之类的有用之物用来帮助更多的孩子,一次、两次、三次……渐渐成了习惯。廖志浩未曾计算过自己共寄出多少重量的衣物与文具,直至2019年1月收到了来自囊谦县第二民族寄宿制藏文中学的感谢信,令他感动不已。他激动地表示,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从来没有想到会有感谢信,这封信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
邮寄物品的邮费有部分党支部给予了报销,剩余部分则由他承担。“既然这件事是我开始干的,那我就必须想办法担起责任。”廖志浩认真地说。
樱花计划 任重道远
这笔快递费,对于一名普通学生来说,无疑是高昂的,为了承担起这份责任,他求助了一名做快递行业的学长,以较优惠的快递价格加上提供上门服务且当日发货的优势,成功吸引了学生们的关注。同时,他们将从中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在邮寄爱心快递的包裹上。
2018年,他们把经营快递赚取的经费中的一部分投入了“樱花计划”,立志要把这件事情做得更有意义。随着他认识的人一天天增多,更多的人加入了“樱花计划”,寄往玉树高原的物品类型日渐丰富,篮球、足球、球拍、考研文具、笔记本等等都通过“樱花快递”陆续寄到小朋友们的身旁。
廖志浩甚至还考虑着,以后可以用一部分所得利润为当地学校的老师购置一些智能手机,让老师们通过手机传来一些日常生活照,为他们打印后一同寄回,这也是一种举手之劳。
传承美德 让爱延续
毕业在即,廖志浩希望在离开学校之前,要把“樱花计划”的后续事务处理好。受学院要求,要把这种个人行为变成党支部惯例,他觉得肩上的责任便更重了。在联系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廖志浩在不断找寻真正合适的、能担起重任的人选来接手“樱花计划”。
廖志浩认为,只有这件事情能够延续下去才是真正有意义,只要这个理念还在,这个精神还在,“樱花计划”还在,那么一切才会是有价值的。从个人到集体,从舟山海滨到玉树高原,他成功地担起了这份责任,并希望将这份爱扩大、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