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2017学年国家奖学金揭晓,浙江海洋大学18位优秀学子喜获殊荣。他们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在竞赛中崭露头角,乐于学习、善于钻研、勇于实践,在青春岁月里尽情绽放。让我们走近他们,与他们共分享,共同成长。
1 姜怡(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B15中文)
成绩连续两年位列班级第一,曾获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创新实践上屡创佳绩。曾获得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二等奖、省第十五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等。热情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获省高校反邪教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被评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言为心声,语言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她曾多次主持晚会,手持话筒传递喜悦与热情;现身银屏,具有新闻主播的严谨态度。不论是学习还是竞赛,都以优雅的姿态从容应对。语言让她不断超越,不断成长。
2 陈美玉(食品与医药学院A14食安)
连续三年班级综测成绩第一,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次,优秀学生干部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取得CET-4和CET-6证书。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在老师指导下,参加省第八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三等奖,参加“甘其食”杯中国传统食品创新大赛获得入围奖,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发表论文一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行思坐想,正道直行。”这是她在海大学习生活的一千多个日子里所感悟到的。经过三年努力,她在学习和竞赛中成长,同时也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数十次。
3 陈琳雅(食品与医药学院A15药学1)
获得2017年第九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三等奖、第三届中国传统食品创新大赛优胜奖,参加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连续两年班级排名第一,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称号。大二期间,作为班级团支书,在班委的积极配合和班级同学共同努力下,带领A15药学1班获得食品与医药学院风采团支部第一名。
她始终坚信自己的信念:“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因为正青春,可以用一滴滴汗水与一次次努力去打造自己想要的未来。
4 李金果(经济与管理学院A15经济)
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热心公益,暑期前往贵州省贫困山区—威宁县抹倮村展开爱心公益活动。大一、大二学年排名均为专业第一,被授予“学习之星”称号,连续两年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及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曾获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舟山群岛新区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财通证券杯”浙江海洋大学模拟证券投资大赛优胜奖等。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立项;参与校“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担任团队负责人。
进入大学之后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学会了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学会了怎样协调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喜欢去尝试新鲜的事物,感受精彩的生活,让自己每个时间段都有喜欢做的事情,喜欢这种生活状态。
5 徐瑛(经济与管理学院A15旅游2)
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优秀作品奖、大学生“外研杯”英语阅读竞赛全国初赛三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财通证券杯”电子商务竞赛三等奖、南洞艺谷旅游文化创意设计金奖、海洋文化创意设计比赛三等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市场营销大赛三等奖等。曾获优秀学生干部、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导游之星一等奖等。
大学给了她一罐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导游之星、旅游文化创意设计、外研杯英语阅读……比赛串联日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课余生活经过笃定、尝试、推翻和质疑,最终熬成甜的糖。
6 周佳清(经济与管理学院A14物流)
连续三年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二级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两篇;获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三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心理志愿者”。获得浙江海洋大学“励志之星”、“自强之星”、“心理形象大使”等光荣称号。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活动,曾获校征文大赛一等奖、微党课大赛第一名等荣誉。
大学四年是一个崭新的人生旅程,脚踏实地才能领略不同的风景。该用好奇心探索世界,处处留心皆学问;该用平常心认识世界,越努力就会越幸运,点滴进步都教会我们成长;该用宽容心拥抱世界,珍惜时间就能无悔青春。
7 童旭辉(数理与信息学院B14数学)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微积分竞赛数学类二等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表及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一篇为北大核心刊物。曾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连续三年获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大学对他而言是一场再平凡不过的修行。他相信勤能补拙,乐观的心态也使他对学习、对生活更加积极向上。他相信,以微笑面对着生活,生活也会以微笑面对着你。
8 周荣(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A14机械1)
科技创新上成绩突出,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浙江赛区三等奖、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赛区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及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曾获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课余时间参加的科技竞赛给他带来了很多挑战与乐趣,他希望大家珍惜大学学习时光,获得自我能力的成长。
9 于新伟(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A14船舶)
获得第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第六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共7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发表二级期刊论文两篇,实用新型专利两项。曾获浙江海洋大学王成海奖学金、十佳社团负责人、十佳创业团队等荣誉称号。
他认为要有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学科,清楚专业的职业发展、必备技能、学科竞赛等,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明确阶段性需要完成的任务。要会利用学校的平台资源,促进自身的学习进步。
10 郑丽彬(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A14电信3)
多次获校各类荣誉和奖学金。积极参加竞赛,曾获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奥康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竞赛(TI杯)二等奖。科研类成绩突出,曾主持2016年浙江海洋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电动自行车碰撞预警及主动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发表论文《电动自行车避碰预警及制动系统的设计研究》、是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动自行车碰撞预警装置和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安全预警装置的第一发明人。智育成绩名列前茅,综测成绩历年第一,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获省政府奖学金。
希望所有人都能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希望所有的学弟学妹珍惜大学四年时光,不悔过去,不畏现在,不惧将来
11 刘成(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A14海科)
获得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浙江海洋大学“励志之星”等多项荣誉。担任班级班长、生物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学生助理、海洋生物学会科研部部长、海洋资源协会办公室主任。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第九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一等奖,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基地第三届优秀大学生报告论坛中所作的学生报告荣获三等奖。主持浙江省新苗人才培养计划科研项目一项。
他认为,足够努力才能足够幸运;奖励和荣誉只属于昨天,真正能让我们有获得感的应是能力的提高和三观的成型;扬波大海,走向深蓝,愿做一名合格的海洋人。
12 许家辉(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A14环科)
曾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二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一等奖。获得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3次、东海奖学金1次。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在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在二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认为,四年大学时光机会有限,该出手时就出手,别等错过而留下遗憾;态度决定一切,“谦恭待人,严以律己”是他的个人标准;奋斗成就未来,大学不应碌碌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明确目标,力争上游,无论成败,敢于一搏。
13 张少秋(水产学院A14资环2)
曾担任水产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和海洋资源与环境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主持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一项,现已发表英文期刊《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论文1篇,二级期刊论文2篇,录用一级期刊《水生生物学报》论文1篇,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作为队长带队参加“双百双进”实践项目一项。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学生会干部”等荣誉。
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中自己收获了一些成果,贵在坚持,希望同学们可以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
14 卢锦杰(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A14储运)
曾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在老师指导下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两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三项。
他认为,一生各阶段有相应任务,也有相应收获。唯有拼搏,才能不断接近成功。
15 李蓝(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A14化工1)
曾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浙江赛区三等奖、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物理创新竞赛三等奖、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曾担任学院学习部部长,校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并在大二时荣获“三位一体优秀志愿者”。
她始终怀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态度,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使自己实现全面发展。一个人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自己就像是半杯水,所拥有的知识是空缺的,需要不断自我填充。“胜不骄,败不馁”,她愿未来自己能更积极进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16 陈志文(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A15轮机1)
鸥讯社策划中心主任,曾获第七届中国高校电视奖新闻类二等奖,“全国新闻扶持计划”浙江省(新媒体类)三等奖、多项奖学金、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八届环保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四届舟山市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校主持人大赛亚军,浙江省汉语口语大赛二等奖、第八届全国校园舞蹈大赛特等奖,2016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甲组一等奖,舟山舞蹈比赛二等奖等。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他认为,生活就是要找到一个自己能站稳的平台,找到一群能玩耍的伙伴。自己能幸运地拿到国家奖学金,要感谢的人和事有很多,接下来的每一步自己会更加坚实而有力。
17 彭华超(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A15轮机3)
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017“神雾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两项;第三届“协鑫杯”国际大学生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二、三等奖各一项;2016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入选全国百强优秀作品;“建行杯”第三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一等奖。获校第一届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院第三届“新生杯”演讲赛三等奖,在院“新生杯”辩论赛中荣获第二名。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受理发明专利3项;主持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1项,主持2017年度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项;主持2017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专项项目3项。
他认为,相信别人不敢相信的你就成功了一半。不轻言放弃,不甘于平庸,不随波逐流,不留下遗憾,不断为自己打call,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很nice!
18 杨洁(外国语学院A14英语2)
曾任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在任期间获“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并带领学院团学荣获“优秀学生会”称号。多次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获B类一等奖、第二届“LSCAT”杯浙江省翻译(本科组汉译英)竞赛二等奖等。在“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中分别获初赛三等奖、二等奖;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等。
她认为,大学期间收获很多,感触最深的是学会了独立,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须的一项技能,只有养成了独立思考和行为的习惯,才能不断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