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沈铖栋
学院:海洋工程装备学院
班级:A20土木2
任职情况:学习委员
逆风起笔,重燃希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沈铖栋的大学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有过迷茫的时候。土木工程不是他理想的专业,在大一刚入学时,晦涩的专业知识、全新的学习内容都让他陷入彷徨,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但渐渐地,在学长学姐的指引下,他对土木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未来的就业前景和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重新拾起了信心,开始从各个方面改变。
沈铖栋认为,学业是大学的重要部分。在他看来,只有课上认真听讲、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才能掌握大部分知识点。因此,他总会早早来到教室“抢占”前排座位,书本上的笔记也密密麻麻。对于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他也利用零碎的时间,及时请教相应的任课老师,不把疑问“拖到明天”。另外,在期末复习的时间段,除了查阅资料,沈铖栋尽量摒弃手机等娱乐电子产品,一心投入学习。将这些方法贯彻四年,沈铖栋最终取得了平均绩点4.0的好成绩。“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之所以能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大概是因为我在学业上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吧。”
随着学习的深入,沈铖栋逐渐对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经过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从懵懵懂懂到能将知识进行整合,解决关于土建方面的实际问题。面对他人的质疑,他只是笑笑:“总是有人要做土木的,为什么不能是我,这个国家是离不开土木的。”
探索未知,挑战自我
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沈铖栋希望在学习之余挑战自己,于是他自告奋勇,竞选了班级的学习委员,这一做就是三年。他坦言道:“很累,真的很累。”尤其是学习任务非常重的大二,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同时,他还要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将老师的通知和同学们的疑问上传下达,并进行课后作业的收发。在期末的时候,班委职责与复习的负担都很重,但再苦再累他都坚持了下来。沈铖栋说,他一点也不后悔选择担任学习委员。在大学之前他基本没有做班委的经历,而这三年的挑战带给他很多:沟通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统筹能力的增强……虽然在任职期间,自己也曾遭遇过许多困难,但正是这一次次的挑战,助力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业之余,沈铖栋也热衷于志愿实践活动。在高中时期,沈铖栋就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在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做一些志愿服务。步入大学,他希望自己可以将这种精神延续下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也是沈铖栋投身志愿服务的目的。他说:“我很喜欢穿着红马甲,穿着它,好像整个人都变得自信了。以志愿者的身份帮助他人,这种助人留香的感觉让我很幸福。”无论是服务孤寡老人,还是给小朋友们科普,沈铖栋都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大二暑假,沈铖栋与小组成员一起参加了“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他和同组成员联系了各地的小学生,在线上协助他们完成暑假作业,并针对小学生们的薄弱科目进行补课。他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小学生们在自己和组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作业,而线上教学活动也让非师范专业的他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滋味。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与学生间产生的矛盾,他又化身学生,向同组的师范学姐请教,及时解决。
此外,沈铖栋也非常注重爱好的培养。大一时,他选择了羽毛球作为体育课,没想到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由于学校的羽毛球场鲜有空余,他非常珍惜体育课上的每一分钟。在老师讲完动作要领后,他会反复练习每一个技术动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经过四年的磨砺,沈铖栋现在也打得有模有样。他说:“最疯狂的一段时间,我会在周末早上8点起来打羽毛球,那时球场比较空,我能打满一个上午。虽然很累,但也纾解了我学习上的压力。”即使是考研期间,沈铖栋也会抽出时间去打羽毛球。每次在球场上起跳杀球,他都会有“世界尽在手中”的感觉。在挥汗如雨中,他缓解焦虑,改善心情,也建立了自信。这种积极的心态也被沈铖栋延伸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动力。通过打羽毛球,沈铖栋还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球友。大家球场上挥洒汗水,场下畅聊人生,互相加油鼓劲。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从大一起,沈铖栋就综合就业、提升自我等多个方面,定下了考研的目标。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他正式踏上这段刻骨铭心的旅程。
考研的生活毫无疑问是劳累而枯燥的,教室、图书馆、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沈铖栋坚持了很久。一开始他没有确定目标院校,只是埋头刷题。后来,考虑到专业水平及院校在家乡的认可度,对心仪院校的专业进行全方位考量后,他将自己的目标定为浙江工业大学。然而,大三下学期的课程任务并不小,考研、学业及班委的关系平衡变得十分重要。沈铖栋认为,时间的取舍是平衡三者关系的关键。平常他延续自己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将更多课外时间投入考研;期末周时则暂时放弃考研科目的学习,把重心转移到期末复习。
但沈铖栋的考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本以为暑假能安心留校学习,却因为实习任务不得不回家。缺少氛围的家里使得沈铖栋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9月返校之后重拾考研。由于暑假时间利用率不高,面对复习时间的压力,沈铖栋对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了调整,希望“逼自己一把”,尽可能地多做题巩固。在此过程中,他也碰到了许多挫折与磨难。高强度的刷题和背诵之下,他一度认为自己没有上岸的希望,“学不下去”,早上也起得越来越晚。但他马上意识到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调整心态。在他看来,只要能坚持下去并顺利完成考试,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最终,他以初试第四、综合第八的成绩顺利被浙江工业大学一志愿录取。回顾考研之路,他感叹道:“考研就是在磨练人的毅力,不仅是对人身体的考验,更是对人心理的考验。”
如今,沈铖栋已经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为自己的本科生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关于自己的暑假计划,他说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减肥,多打几场羽毛球,和球友们去港澳旅游,并在暑假期间找一份兼职工作。他想以全新的姿态迎接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迎接更多的挑战。
回望四年的大学生活,沈铖栋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个人阅历。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班委、志愿者、羽毛球爱好者这些不同的身份,让他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毕业寄语
毕业意味着新的开始,也是新的挑战。但请记住,每一次的困难都是成长的契机,勇敢面对,你们将会更加坚强。无论未来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和追求。那份初心是你们前行的动力,也是你们人生的指南针。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是成功的关键。愿你们敢于挑战传统,开拓新的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你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相信自己,勇往直前,未来的世界将因你们而更加美好。祝你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