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住院,但很值!”
发布日期:2025-01-06 作者:* 编辑:胡山佳 来源:食品与药学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个人简介

姓名:黄雨欣

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级:A20食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任职情况: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团委组织部部长

获奖情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

2021-2022学年:锐赛学业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

2022-2023学年:优秀共青团员

初心如磐

从献血到捐献的坚定选择

在2024年的毕业季,当大多数同学忙于寻找工作机会时,黄雨欣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她多次前往舟山医院进行体质检测与筛查,目的是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急需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今年10月,黄雨欣成功完成了捐献,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黄雨欣的这一善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源自于她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深深敬畏。在校期间,她不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还从全血捐献到血小板捐献,深刻体会到血液对病患的重要性。

了解到许多患者正焦急地等待骨髓配型,黄雨欣毅然决定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她表示:“我知道,一旦匹配成功,就意味着我可以为一名患者带去生的希望,用几天的住院体验换取一个人的性命和一个家庭的完整,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黄雨欣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与普通的无偿献血不同,需要更为严格的筛选和匹配过程。这份了解让她的信念更加坚定。她认为,既然自己有机会成为挽救他人生命的英雄,就绝不能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历程坎坷

从三次筛选到捐献的曲折之路

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征途上,黄雨欣经历了诸多波折。从初筛的激动到复筛的期待,再到再筛的失落,每一次电话的响起都让她的心情起伏不定。然而,就在捐献日期即将确定之际,发生了一场意外,她不幸被动物抓伤,不得不取消捐献,那一刻,失落与无奈充斥了她的心。但黄雨欣并未因此放弃。她的心中始终默默为患者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所需的帮助。命运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与坚持,九月底,她再次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匹配成功了!这一次,她以更加平和的心态迎接捐献的到来。

十月底,捐献顺利完成,黄雨欣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她感慨地说:“我感觉自己是命中注定要救他的。匹配成功的概率极低,但兜兜转转还是我。这一次进行得一切顺利,十月底捐献完成,我的这一步总算完成了。”在捐献过程中,黄雨欣深切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善意。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志愿者的无私陪伴……这些细节让她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勇气的颂歌,也是对人类团结互助精神的赞美。

生命绽放

捐献成功后的感悟与传承

在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的喜讯传来时,黄雨欣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她既为能够完成这项生命救援的使命而感到激动和自豪,同时也为受捐者的未来感到紧张和担忧。尽管如此,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和珍视。“我的捐献虽小,却能为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和光明,”黄雨欣说,“这是我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尽的责任和使命。”她相信,尽管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怀有爱心和决心,就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雨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她的故事启迪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而每一个善举都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希望和光明。

让我们用爱点亮生命的光芒为和谐社会添上一份温暖黄雨欣的善举不只是给受助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人们看到了善意的力量她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青年人不仅有能力更有一颗愿意为社会进步出力的心!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