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六十载,汐归逐浪来。从平阳滩涂的简陋校舍到揽月湖畔的海上学府,不知不觉间,已六十年岁月。离校多年,许多学生时代的好友渐行渐远,悄悄地淡出了彼此的世界。幸运的是,在浙海大六十周年校庆之际,这些早已散落在天涯的人,又重新在这里相遇,重温那些曾经的闪光岁月。
校庆期间,在海大校园里,立着六扇各时期老校区的“校门”照片。当熟悉的校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呈现时,不少校友停下脚步,或独自深思,或拍照留念。上学的日子,校门守护着无数离家的学子,见证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
如梭岁月 初见青涩时
“这张照片记录着我念书时候校门的模样。”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91届毕业生张校友感慨道。这是一座朴实的校门。两边屹立着高大的水泥柱,上方架着一块写有校名的牌匾,几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重新站在校门前,那些早已尘封的记忆在不经意间被打开。
浙江海洋大学缘起于1958年创建的舟山水产学院。谈到旧时的校园环境,张校友表示有一种“很地道的临海小渔村的感觉”。“我记得学校围墙外面是一大片滩涂。那时候总爱跑到那里看日落,看金色余晖下滩涂里的小螃蟹慢悠悠地从洞穴里爬出来,舒服地窝在某个小水滩里。”
1984年毕业于舟山卫生学校的王明珠校友回忆道:“医学方面的课程都比较辛苦。我以前总是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生怕老师查寝时发现我熄灯了还不睡觉。” “现在想想,还真是怀念以前那个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的自己啊。”
那个年代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认真地度过那段青葱的求学岁月。“那时候成绩是跟着档案走的,我们也都学得比较扎实,就怕成绩差进了单位会不好意思。”张同学缓缓道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些曾经努力奋斗过的时光,在日后不经意的瞬间再被提及,更显欣慰与感动。很久以后,当张校友退休时,档案管理员将在校成绩记录还给了她。“一看到当初的成绩单,我就想起了以前在图书馆、在寝室学习的日子。”一纸成绩单,一张校门的老照片,那些被寄存在实物中的往事便也因此渐渐清晰起来。
往昔峥嵘 韶光烂漫时
时间的齿轮悠悠转到了1998年,这一年,浙江海洋学院组建。这是一座高大气派的校门。历经十几载风雨,它始终屹立在那里,迎来了无数怀揣期待的莘莘学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各奔前程的身影。
这个时期,大学生课余生活日渐丰富,各类社团活动正悄然兴起。“我们班的男生跳街舞可厉害了,他们也是学校里第一批组建街舞社的人。”养殖专业05届毕业生胡校友绘声绘色地描述道。胡校友是05养殖班的班干部之一。借由这次机会,她也组织了一场久违的班级聚会。十几号人身穿统一定制的白色圆领卫衣,背后印有一个大大的“渔”字。“能够在母校生日的这天见到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们,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胡校友感慨道。
每段时光最美的样子就是它最普通的样子。谈及校园生活中难忘的时刻,轮机专业06届毕业生卢校友表示:“老同学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最难忘的时光。”他回忆每天早晨穿着整齐的海运制服出操、训练,风雨无阻;他回忆有时需要走十几分钟的路程去另一个校区上课,每回都步履匆匆,生怕迟到。岁月荏苒,那段旧时光里的自己,值得回味。
朝花夕拾 少年归来时
2013年,学校本部搬迁至长峙岛新校区。定海校区的校门依然迎接学子,一座带着几分欧式风情的新校门出现在了揽月湖畔。大气厚重的岩石上镌刻着几个大字——浙江海洋大学。这里是崭新未来的起点。
校庆这天,还有一批青年人也选择驻足停留,在海大的校门前留下一个个漂亮的微笑。他们大都毕业不超过十年,正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时候。这些校友们在提及自己的大学生活时,脸上无一不洋溢着欢快的色彩。
数学专业12届毕业生泮校友表示很羡慕如今的海大学子可以在风景秀丽的新校区学习。“其实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刚进入大学时也恰好赶上五十周年校庆,那时候活动还是在定海校区的操场举办的。”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泮校友撑着伞,笑着与我们分享他的故事。如今一晃十年过去,昔日的青涩少年已然蜕变得成熟稳重。
学生时代的爱恋最是让人难以忘怀。历史专业13届毕业生马茜当年在浙海大新生群里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如今一家三口特地穿着亲子装来参加校庆,显得特别温馨。
而在海大呆了七年的杨校友和他的几个朋友最难忘的还是大学里的饭菜。他们至今还深深记得几个老校区里的食堂,绘声绘色地同我们讲着那里的“食”光记忆。“浙海大当年共有东校区、西校区比邻而建。那时有很多课要分校区上,不少学生经常来回跑。最有意思的大概还是夏季的时候,经常有人从路过的小卖部买根冰棍叼在嘴里,一路小跑到教室。”杨校友对校园往事娓娓道来,提及当年的囧事时甚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在六座“校门”前来来往往的校友们缓缓讲述了许多旧事,也传授了不少经验建议。一位校友说:“接下来就是你们了,好好努力吧!”简单的词汇却仿佛一个慎重的交接棒,将海大的过去和未来连结在了一起。
青春结伴,我已有过,是感恩,是满足。愿所有海大学子历尽千帆,再度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