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去冒这个险,如鲸向海,如鸟投林,不可避免,退无可退。
我们诞生于自然,依附于自然。总有一些呼唤,超越亘古、跨越种族,迎着历史的逆流、跳出社会的狭隘,赋予你探索人生的意义。面对现代的生活洪流,我们好像不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而进行选择,或是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神秘归属。但也有可能我们遇到过某些暗示而未能体会其中的奥义,或者在人生的激烈搏击中和它失之交臂。对于派,这是从汪洋大海深处传来的鲸声,当被爷爷无端指责而心灰意冷,要被父亲接到美国,当清晨从不安的梦中惊醒,这些呼唤是派和鲸鱼的对话,无从探寻却又清晰有力。
第一次欣赏这部电影时,我只有13岁,刚好是和小主人公派相仿的年纪。这是一部13岁以下儿童要在家长陪同下观看的限制级电影,并没有血腥与暴力等不良镜头,而是影片的故事主线是主角“派奇亚”因为是个女孩一出生就被父亲抛弃,被爷爷当作害死孪生哥哥的灾星,继而遭受种种磨难。暴力沟通和家庭冲突,还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因此被划为限制级。当时的我确实对身为女孩面对的不公和屈辱感到久久难以平复的伤心,但也在主人公的一往无前和最终圆满中感受到了对于女孩的真切祝福。
随着记忆的消散,我所能记起的更多是这个故事的凄美基调,和那个宁静又有些落后村落旋旎的风景。相比当初被《鲸骑士》主人公“小派”骑上大鲸鱼没如海洋时,回头向爷爷低喃“我没事”撼动,现在更加能体会小派在不被认可、自己内心也时常挣扎时却不放弃的坚持。
影片于2003年在新西兰首次上映,之后各国也陆续上映,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斩获多个电影节的观众类型奖项。
就如“鲸骑士”这个电影名,将深海巨兽拉近渺小人类。这部电影也是在社会不断走向人工智能化,生活渐渐远离自然的状态下,给观影者打开了一扇窥探海洋的窗口。当我们面对鲸,意味着我们同时面对着无尽深海,无尽的未知和考验。所以当派骑着鲸游入深海,英勇和坚定的神态实在令人惊叹。还有影片中的古老毛利歌谣,展现了部落的神秘传承和来自远古祖先的力量。
蔚蓝海洋、青绿色海岸,这样原生态的环境最能引起人对宇宙自然的神往,也最有可能使人体会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时的欢畅。但是对于还停留在远古文明程度的毛利人部落来说,他们还没有能力直面自然,只能祈求神灵的引导和庇佑。影片中的爷爷柯洛作为部落酋长,将部落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传说中的“鲸骑士”身上,直至后来失去象征身份的鲸鱼牙齿挂坠,被希望破碎的绝望所击垮。
寻找下一任酋长“鲸骑士”是爷爷的信仰,派最后找到爷爷的鲸牙挂坠也驭鲸入海成为了“鲸骑士”,但她怎样让被现代文明甩在身后的部落走向兴盛?在影片最后,派作为第一任女首领,在众人整齐而有力的划桨助威声中说到“部落的兴盛是要靠每一个兄弟姐妹的齐心协力达成的”,大概就是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