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聆听“中国舟山——希腊莱夫卡达”海洋文明对话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符号,但宇宙的万物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座刚刚缔结成为友好城市的城市对话——中国舟山和希腊莱夫卡达,它们有着怎样的共性和个性?让我们一起来聆听。6月15日上午,浙江海洋学院杨存国会展中心,“中国舟山——希腊莱夫卡达 海洋文明对话”作为2015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重要的一部分,在此炫耀开幕。对话嘉宾为莱夫卡达市长康斯坦丁诺斯·扎孔泰迪斯、副市长斯巴里东·阿文尼帝斯及希腊摄影家协会主席康爱斯;中国传媒大学张洪生教授、舟山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郭建民、浙江海洋学院王颖教授。
整场对话用数个视频贯穿始终,分别从两座城市各自的旅游、美食、文化等细节让在场观众领略了它们的魅力。张洪生教授认为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合作,把舟山打造为具有海洋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他说李克强总理今年出访希腊带有一个重要的符号,就是中国要走向海洋、走向欧洲,预示了一个新的海洋观以及对和平和谐合作的期待,两座城市的合作将是促进中西方文明对话、文化对话的一部分。王颖教授说,通过海洋进行和文明的对话自古就有,西方的文明源自希腊,东方文化在中西方的交流中一直没有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种联结,一种海上文化交流,舟山群岛因着独特的位置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舟山和莱夫卡达两座城市的对话会加强海洋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碰撞中融合,也将在融合中发展。郭建民认为,舟山所特有的文化主要包括以渔民的祖辈生产生活为背景所积淀而生的海洋渔文化和渔民对大海的感恩、敬畏海洋、敬畏大自然与对未来美好期盼为核心的观音佛教文化,比如海洋文化节的组成部分——休渔谢洋大典即祭海仪式,就是一种体现。大家都认同两座城市在但相似相异之上,都要以文化先行。如希腊摄影家协会主席说的,无论是莱夫卡达信仰的圣母玛利亚还是舟山岛信奉的观音菩萨,都是一种信仰文化,这种文化的根是相通的。
莱夫卡达市长康斯坦丁·扎孔泰迪斯说,舟山与莱夫卡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蓝色的海洋,绿色的植物,以海岛为主要资源的旅游业,有“纯天然的养殖基地”之称,渔业比较发达,很多本地人每天开着小渔船去捕鱼,也有用来向海洋表示感恩的节日。莱夫卡达也有很长的桥连结内陆,出行不用坐船。这些也都将为两地的文化、经济合作搭建广阔平台,促进两市共同的繁荣和发展。最后他表示随着两市的慢慢了解,两座城市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会越来越好,祝愿舟山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副市长斯巴里东·阿文尼帝斯表示,莱夫卡达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文明的传播对莱夫卡达非常重要,所以莱夫卡达也有类似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国际民俗艺术节,中国也曾派出代表队参加这个节日。莱夫卡达有着20多个文化艺术团,每年有很多活动尤其是在夏天,莱夫卡达有个摄影展关于丝绸之路等等,两座城市未来有太多可交集之处,
原汁原味的舟山渔民号子表演为文明对话书写圆满句号。真诚的对话拉近了彼此距离,这两个因海结缘拥有着古老文明和智慧的城市在现代海洋文明的发展中共同绽放时代的光彩。舟山电视台主持人未然主持对话。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浙江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刘宏明、浙江省海洋局巡视员俞永跃、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忠、舟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燕峰出席活动。
当天下午,浙江海洋学院杨存国会展中心精彩依旧,以“海洋文化与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全国首届青年学生海洋文化公开课正式开课。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陆儒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洪生、浙江海洋学院教授王颖等三位讲师围绕海洋文化与文明,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提升我国青年群体海洋意识为主旨,分别讲述了传承中华文化建立现代海权观、海洋文明与新媒体传播、东亚海上丝绸之路。
据悉,本届海洋文化节以“蓝色文明、互融互通”为主题,由国家海洋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海洋学院协办,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舟山市人民政府、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舟山市外侨办、舟山广电总台执行承办,国家海洋局海际司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