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成立大会暨自然研学发展与实践研讨会在浙江舟山举行。经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同意在中国太平洋学会下设立自然研学分会,自然研学分会的挂靠单位为浙江海洋大学。

12月6日,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在浙海大宣告正式成立。记者 沈家迪 摄
来自中国太平洋学会、国家自然资源部相关科研机构和浙江海洋大学相关学院部门的的40余人参会。会议由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谢永和主持。

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谢永和主持会议。记者 沈家迪 摄
出席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成立大会暨自然研学发展与实践研讨会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是: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海洋出版社党委书记丁磊,中国太平洋学会专职副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主任盖广生,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浙江海洋大学校长严小军,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检测中心党委书记隋吉学,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海洋出版社副社长赵萍,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黄海波。

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海洋出版社党委书记丁磊宣读批复文件。记者 沈家迪 摄
会上,丁磊副会长宣读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成立的相关批复文件,张宏声会长和严小军校长共同为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揭牌。

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宏声和浙江海洋大学校长严小军共同为分会揭牌。记者 沈家迪 摄
“打造高端智库,构建全国性的研学大数据平台”。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是由有意愿从事研学旅行工作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组成的机构,旨在适应国家研学实践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搭建研学标准制定、政策研读、渠道建设、成果转化、产品落地的平台。同时,分会还将积极开展网络化运行建设工作,积极研发建立研学线上培训平台。
在自然研学发展与实践研讨会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研学工作未来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度交流讨论。其中,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张鹏、明德未来联合创始人蔡美玉、中国网·研学主编冯竹、中国航海博物馆运营开发部副主任黄佳萍等分别作了题目为的《青少年研学旅行的目标和价值》《关于我们正在付诸热情的这些事》《与其更好 不如不同》《中国航海博物馆探索研学之路》的报告。

自然研学发展与实践研讨会环节现场。记者 沈家迪 摄
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会长赵萍表示,研学旅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是实现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机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将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相关政策和文件的要求,以“合作、共享、创新、服务”为分会宗旨,推进以海洋为主导并逐步向其它自然领域扩展的自然研学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自然研学分会的育人作用,坚持陆海统筹战略,为海洋强国建设培养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会长赵萍发表讲话。记者 沈家迪 摄
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秘书长、浙江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金永忠表示,学校将以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的成立为契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研学联盟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分会“自我造血”能力,做大做强“海洋之约”夏令营研学品牌,努力提升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研学分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记者 沈家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