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上丝绸 共谋新区发展
发布日期:2014-10-22 作者: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9月27日,浙江海洋学院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在行政楼5号会议室召开了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研讨会,浙江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钢教授主持并召开会议。本次会议共有16名教授、博士参加,对新区发展献言献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会议上,黄建钢指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的设立是为了实现海洋学院更好的服务新区的发展和建设。基于这样的目的目前初步有两个研究方案。一是基于四个区县(定海、普陀、岱山、嵊泗)从地域角度出发研究新区发展,二是从舟山市发展研究院成立的针对舟山发展四个问题(金融、自贸、法制、现代海洋产业)成立的四个中心的维度出发探究舟山发展。自舟山群岛新区2011年正式写十二五规划以来,舟山的发展状况并不是非常可观。研究中心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新区是一个崭新的内涵,没有经验可以遵循。过去我们搭建一个服务新区的研究平台,现在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组织团队深入的接地气的调研。他提议将成立八个研究团队,每个团队由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组成,一个区域一个团队。第二个设想是成立四个小组分别针对金融、自贸、法制建设和海洋产业。相应的瞄准市里的四个研究中心。他强调:研究中心在学习规划,挖掘规划的基础上要发挥独特优势,依据对舟山情况的熟悉度针对市里课题,独立课题作独立思考,养成写内参的习惯。中心在服务部门的基础上引领部门并对负责的课题内容作持续深入的了解和关注。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团队,要加强团队内的研讨必要时可以以中心的名义请专家来我们学校交流,集思广益,思想碰撞。各小组成员要积极主动,多参加关于新区发展、海洋研究的研讨会。

    全永波指出研究中心应当更好的结合舟山发展的现状,在目前的政策前提下做好舟山发展路径的探讨。更主动更接地气的深入调研发展问题。目前省内不少高校也在研究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在社会服务和研究方面,海院教师为舟山发展作全面性的介入已迫在眉睫。他提出中心下一步的研究路向,除了舟山发展四个问题的深入之外,新区研究中心应尽快与新区管委会和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及省政府及省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应尽快与周边省市、省内兄弟院校研究舟山发展、海洋发展(舟山自贸、海洋产业)的学校和协会对接,学校老师应当主动的与这些学校和协会进行研讨和交流、应尽快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一方面靠政府进行牵引另一方面也要做一些宣传、为企业大型的咨询服务。

    翁志军指出研究中心的每个老师要对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细化落实,舟山的产业发展要依托原有产业的基础培养优势产业。

    周学峰提出舟山应当抓住大的热点问题,探究在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民意沟通,货币流通五个维度上把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新区经济的构建联系起来。

    赵海峰提议:一、研究中心在高校、企业、政府层面应当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二、在与部门对接的过程中要有问题导向、课题导向,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中心取得的一些成果及时动态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向外界展示。

    胡高福表示,新区发展不太理想,光靠政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推动,舟山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很难借鉴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应当更具体的结合舟山实际,深入底层、对接企业,吃透并挖掘新区规划政策。

    张世龙从经济成果、用人方面、研究方法、平台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耿相魁、马尚平等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