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海科1号圆满完成国家基金委“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基地”调查任务 2014年7月22日,随着浙海院科考船“浙海科1”号的顺利靠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设立的关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能力提高”的海上项目在浙海科1号顺利完成。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能力提高项目是我国首个以海洋学科为主题的野外实践项目,该项目的研究由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三所院校联合承担,期限自2014-2017(共4年),其中海洋生物与生态综合调查在海上实施。2014年7月16日,浙海科1号搭乘着该项目科考人员与三所院校的实验师生和相关科考设备驶向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了为期7天的海洋生物与生态综合调查。该次调查在长江口附近分3个大断面共13个站点和3个连续站,其中大断面的各站点为走航定点测量,连续站为采点定时测量,为保证每位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浙海科1号每24小时靠泊舟山海域枸杞岛实现学生分批轮换上船实验。通过ADCP、CTD采水器、采泥器、浮游生物网、底栖拖网等科考设备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的研究。
本次科考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仅体现了“浙海科1号”近海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环境、水文等多学科综合的调查能力,也为多校联合开展项目促进海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