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经过两天紧张学术报告和交流研讨之后,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后,在美丽的海上花园城市舟山圆满落下帷幕。

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现场。记者 沈家迪 摄

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现场。记者 沈家迪 摄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等级会议,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内容丰富、议程紧凑、务实高效。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投稿160余篇,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400余名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创新药物相关业界专家和学者教授参加了本次大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深度参与到科技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黄凌风、薛长湖、林厚文、王斌贵、赵宪勇、邵宗泽、王永华、洪葵、刘琴、肖湘等专家学者也悉数到场,并借此大会将各自在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医药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现场。记者 沈家迪 摄

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现场。记者 沈家迪 摄
在大会的特邀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院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谭仁祥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于广利教授、浙江海洋大学严小军教授分别做了《智能分子药物发现与创新》《南海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药物创制的前景》《中国海洋糖类创新药物的研发思考》《藻类资源活性物质图谱及综合利用策略》等精彩讲座。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来自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报告围绕创新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近海生物资源评价与养护、深海与极地生物科学与资源评价、远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海洋高端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绿色海洋水产品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绿色养殖新模式构建与示范等主题展开报告和学术交流。

浙江海洋大学校长严小军教授在大会上作特邀报告。记者 沈家迪 摄
此外,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与研发等海洋科研事业,本次大会还专门安排了20余场青年学者报告,并在大会闭幕式上为青年论文报告进行评选和颁奖。
浙江海洋大学和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大会承办单位精心筹备、周密组织安排,为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大会为优秀论文青年学者颁奖。记者 沈家迪 摄

大会为优秀论文青年学者颁奖。记者 沈家迪 摄

大会为优秀论文青年学者颁奖。记者 沈家迪 摄

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现场。记者 沈家迪 摄

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现场。记者 沈家迪 摄

全国第11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记者 沈家迪 摄
大会宣布,全国第12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暨海洋生化学术会议将于2020年秋季在江苏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