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严小军研究员团队与意大利比萨大学及意大利国家环境保护研究所联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海洋贻贝环境适应的免疫独特性的发现与挖掘(项目编号:42020104009)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贻贝是一种对环境及疾病具有较强耐受力的贝类,其独特、高效的免疫系统使其成为无脊椎动物免疫相关研究的代表性物种。严小军研究团队通过对无害化抗生素处理后的贻贝,开展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别诱导后,鳃和性腺组织的免疫表达谱变化,首次从组学水平探明了贻贝不同组织对不同微生物的免疫响应机制,初步了解了贻贝免疫组织和非免疫组织应对不同微生物刺激过程中的不同免疫反应模式。同时,通过对厚壳贻贝关键免疫效应分子---抗菌肽的系统性组学分析,发现和筛选到12种贻贝抗菌肽分子,包括首次从厚壳贻贝中发现的类节肢动物防御素和crusitin;进一步研究了厚壳贻贝12种抗菌肽在贻贝不同组织,不同性别,不同发育阶段,不同个体及不同微生物刺激条件下的表达谱和表达量动态变化特征,探明12种抗菌肽在贻贝组织中不同季节分布和在血清中的表达特征。上述研究分别从贻贝组织免疫体系的分子组成,免疫识别,免疫响应以及免疫效应分子的作用等方面,全面探讨了贻贝在其环境适应性过程中的免疫系统工作机制,为深入了解贻贝疾病耐受性,以及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认知和线索。上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连续发表于水产学类TOP期刊《Aquaculture》第547期和548期;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包括我校硕士研究生杨金月、何治江以及我校教师何建瑜博士;严小军研究员和廖智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其他重要作者包括意大利国家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员Isabella Buttino博士,我校教师郭宝英教授,祁鹏志副教授以及张晓林博士和何梦岚博士等。文章发表后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世界知名贻贝免疫学学者,意大利Trieste大学Marco Gerdol博士专门就此发邮件表示祝贺,并表达了开展后续合作研究的意愿。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夯实和拓展了我校与意大利的中意比萨研究生院的建设,也为我校与意大利相关单位在贻贝领域联合研究的深度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