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人民网]浙江海洋学院:一批计划招生473名 招生“含金量”提高
发布日期:2015-06-30 作者: 编辑: 来源:人民网
字体: [大] [中] [小]

网址链接:http://zj.people.com.cn/n/2015/0630/c228592-25414253.html

 

 

方锐:浙江海洋学院创建于1958年,1998年由原浙江水产学院和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2241亩(含海域使用面积720亩),主校区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长峙岛。下设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创新应用研究院、东海发展研究院等3个跨学科科研机构。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0434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33人,具有博士学位205人。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以及海洋科技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现有本科专业46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新兴特色(国际化)专业6个,10个专业(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油气储运工程)列入第一批招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被列入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以及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实验基地和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三完成单位),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其中第三完成单位1项)、二等奖5项。 

“十五”以来,建有2个省重中之重学科、10个省重点学科,设有3个一级学科(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农业推广、工程)、9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教育部最近一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三大主干学科均取得较好名次,其中海洋科学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5名。 

同时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单位资格,与国(境)外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其中与俄罗斯圣彼得堡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比萨大学合作举办海洋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今年招生计划,跟往年相比有无大的变化?招生亮点?

方锐:2015年度本科招生计划已确定,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生4048名,其中校本部本科2520名、独立学院本科1528名,总计划较2014年净增170名。2015年的招生计划含金量提高,一是招生层次进一步提升。2015年新增黑龙江、甘肃两个第一批招生省份,第一批招生省份达到11个;省内新增海洋资源与环境、行政管理两个第一批招生专业,省内第一批招生专业总数达到10个;学校2015年第一批招生计划总量增至473名,占公办本科计划的20.57%,比例较上一年度提高了5.04个百分点。二是涉海类专业招生人数取得新突破。学校结合当前海洋经济发展形势、以及“两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增加涉海类专业的招生计划。2015年本科招生专业(含方向)总计达到了47个,其中涉海类招生专业(含方向)达33个,招生人数1808人,比例突破70%。三是推行“中外合作办学”、“三位一体”、“单考单招”等多类型录取。为进一步对接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学校首次开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财务管理两个专业共计招生60人;继续坚持和拓展国际化办学,2015年安排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计划35名,列入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安排单考单招计划84名,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两个专业。 

3、学校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方锐:2015年学校对进档考生专业的安排做了调整,取消了专业间的分数级差,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专业确定原则,具体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后按专业志愿顺序安排专业。投档成绩相同者,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依次录取,文科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排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除外),理科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排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除外)。录取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考生时,按要求实行特别规定: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按“专业志愿清”进行专业投档,不设分数级差。学校在江苏省两门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是2B及以上,必修测试科目等级要求4C1合格及以上。江苏省考生进档后按“先分数后等级”的规则择优录取,当投档成绩相同时,选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如仍相同,再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依次录取,文科按语文、数学、外语排序,理科按数学、语文、外语排序。 

航海类专业体检特殊要求: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要求考生无口吃、四肢无残缺、听力正常,转氨酶正常。报考航海技术专业的考生,身高在1.65米以上,辩色完全正常,双眼裸视力4.7(0.5)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9(0.8)及以上;报考轮机工程专业的考生,身高在1.55米以上,无红绿色盲,双眼裸视力4.6(0.4)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8(0.6)及以上。 

英语单科成绩要求:报考商务英语、英语(师范)、英语要求英语单科成绩105分及以上,报考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专业要求英语或俄语单科成绩100分及以上。 

4、学校对于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无政策倾斜?对于一部分成绩优秀,但家庭环境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有无奖学金支持?学生对所选专业不是很感兴趣,能否转专业?

方锐:积极落实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面向江西、安徽、内蒙古、四川安排国家专项计划,安排船舶与海洋工程等5个“第一批”特色专业计划40多个。继续实施“面向重点欠发达县定向招生试点计划”,第一批招生专业面向全省12个重点欠发达县招生8人。 

学校设立奖助学金10余种:惠及学生40%左右,一是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二是企业设立:常石、捷胜、美的、太平洋寿险、东海奖(助)等;三是个人设立:杨詠曼、杨勉等;四是学校设立:王成海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 

同时学校设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经费。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学费减免等多种渠道获得资助。资助率达100%。 

我校制定了《转专业实施办法》除正在试读、休学或保留学籍的;应予退学的;从外校转入的;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培和单列计划招生或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身体条件不符合申请转入专业体检标准的;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本科三年级(含)以上或高职二年级(含)以上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受严重警告处分及以上的;专升本的等七类学生外,学校一、二年级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均可在一、二年级末在学校允许转专业的范围内提出转专业申请,在校期间原则上均可享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5、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创新创业情况?

方锐: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是我省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新的增长极,以船舶工业、港口航运、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我省海洋产业正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才,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本科高校,随着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我校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逐年增加,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也逐年增加,层次也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当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可以说目前我校已成为海洋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毕业生将在涉海领域有明显的就业优势。 

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近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学校积极推进学科竞赛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链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学科竞赛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专业教师、专业(科研)项目纳入其中,打通从理论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专业教育、学科竞赛、创业实践、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了创业成功率、提高了创业质量。目前已有多个学科竞赛团队成功转化为创业实践团队,并进行了工商注册。例如:舟山锡利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源于公司负责人参加的电子设计大赛和航行器大赛获奖项目,从事无人飞行器、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海洋机械、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已实现固定资产投入150余万元,年销售额200万以上。此外,学校还获批舟山市SYB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校内大学生创业园也已初步形成,26支创业团队选拔入驻创业园,据初步统计,校内外各类创业团队共计70多个,创业学生600多人。 

6、学校在推进招生信息公开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方锐:近年来,我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考试“十公开”、“六不准”和“十严禁”的有关规定,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1.严格规范招生信息公开内容。一是总体情况公开。主动公开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名单等情况。二是政策程序公开。对不同类别的招生考试和录取,分门别类地公开具体招生政策和程序、录取结果查询办法、各录取批次控制分数线等信息。三是加强互动渠道公开。公开招生咨询电话,设立专门的投诉电话,开通考生网上咨询和微信咨询,确保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 

2.不断拓展招生信息公开平台。一是借力网络化媒体。通过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浙江省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学校招生网等网络平台公开我校相关招生政策信息。二是打造全方位平台。通过开通QQ咨询、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编辑学校《招生简章》、《浙江日报-高校报考指南》,以及举办和参与招生宣传咨询会,全方位宣传学校招生政策。 

3.切实强化招生信息公开监督。一是牢牢把住关口。纪检部门与招生部门密切配合,牢牢把住试卷命题、运送与保管、考风与考纪、阅卷与登分、投档与录取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五个关口”。二是紧紧抓住重点。纪检部门实行“全程参与、重点监督”,加强对招生工作重大事项、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和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尤其加大了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和考试的督查力度,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利益。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