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址链接|:http://epaper.zhoushan.cn/zsrb/20151201/index.htm
本报讯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昨天上午,我市相关部门调研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并启动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我市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为主题,通过主题宣传进校园、进社区和电台节目等形式,号召和动员社会各界,集中力量破解防治工作难题,控制艾滋病流行。副市长徐燕峰参加活动。
据了解,从1997年我市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近几年我市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放缓,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同时,还呈现以下特点:新发现的艾滋病年龄构成有所改变,20~30周岁为发现最多的年龄段,60岁以上老年艾滋病感染者不断增多,艾滋病传播逐渐向低龄化和高龄化两极发展;感染者职业构成以家务(待业)为主;传播途径虽以异性传播为主,但同性传播人数不断上升。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干预和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推进,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健康状况趋好,艾滋病相关死亡不断下降,我市1997年报告的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目前情况良好,其健康状况基本上与正常人群相近。我市从2006年以来,已成功实施数例艾滋病母婴阻断,在分娩生产的几例中,满18个月后检测均为阴性。一方面是存活的感染者逐年增多,一方面是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新发感染者在一段时期内有继续增多的趋势,随之而来的艾滋病防控任务将逐步增大。形势最为严峻的是防治从业人员紧缺、社会组织参与氛围不够和歧视艾滋病病人等情况的存在。目前,我市积极探索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新机制,在浙江海洋学院建立了“红丝带健康促进基地”,成立艾滋病防治专家组,充分利用红十字会和志愿者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力量,开展师资培训和艾滋病科普巡讲;同时,建立哨点,监测、实施VCT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等。
昨天上午,浙江海洋学院红丝带健康促进基地通过游戏、行为艺术表演等方式,在校园内开展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今天,红丝带健康促进基地排演的艾滋病防控主题节目还作为基层优秀代表参加全省艾滋病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