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址链接:http://epaper.zhoushan.cn/zsrb/20160312/index.htm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 黄建钢
一、论“舟山—江海联运”
这是从“江海联运”的角度来看“舟山新区”。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简称为了“江海联运中心”。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误读、误解和误称。它误就误在了,不仅丢掉了“舟山”二字,而且还丢掉了“服务”二字。这个极具现代特征的“中心”是2014年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浙江省时给“舟山新区”的一个“大礼包”。现在看,由这个称呼带来的“争”态和“争”势不仅还存在而且还在加剧。不仅对其中的“舟山”究竟指的是什么还有争议,而且关键是对“服务”还没有感觉和意识。现在的问题是,国务院总理为什么要重提“江海联运”并成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呢?
1.为重新启动“长江经济带”
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概念中,镶嵌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链:一是“舟山服务中心”(ZSC)。这是一个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建立在“海上”的服务中心。二是“江海联运链”。这是“舟山服务中心”要服务的对象。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服务内容的不同。它的特点是一个类似传统“水水中转”的“环链”和“链环”。三是“长江经济带”。这是“江海联运链”要作用的对象。它是中国区域经济三个层级之一——流域经济的最大规模状态。它不仅将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还将深入带动中国南北经济的互动、连动和续动。
长江经济带:中国近代经济的雏形
在这次重新启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之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国门起,上海迅速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和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其外滩迅速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十六铺码头迅速成为中国客运和货运中心。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大都诞生在安徽、两湖、两江甚至四川、重庆等地就足以说明,当时长江流域经济已经相当发展和发达。很多新的和进步的思想也进入和渗透到了中国内陆深处——大西南的四川,如巴金的小说《家》、《春》、《秋》所说。在抗日战争期间,占全国同期实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的350万川军出川参战说明,一方面川人已经认识到,日本一旦侵占了中国东部和中部,就很容易顺江而上打进内地四川;另一方面他们已经具有浓厚的近代国家意识。这才有如电视剧《壮士出川》所示,川军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中英勇杀敌的壮烈。虽然其结果还是上海失守、南京失守、台儿庄失陷、武汉失守,一直到长沙会战才遏制了日本人的进攻步伐和态势。但长江作为一条重要的水上运输线的战略地位一目了然。没有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早期发展,就不会有四川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凸显的地位。
长江经济带:一个带状区域经济带
但是,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是已经把“长江经济带”的概念忽略甚至忘却的。“长江经济带”不是一种简单的“地域经济块”概念,而是一种复杂的“流域经济带”概念。一般所说的“区域经济”都是一种“地域经济块”,如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等等。其实,“区域经济带”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地域经济块,一类是流域经济带,一类是海域经济面。其中,只有“流域经济带”才是带状的。“长江经济带”就属于这种“带状”的“流域经济”。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的三江源头一直到长江入东海之口——“舟山”都属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范围。这是一条贯穿中国从西到东的“红飘带”。“东方之星”的翻沉是这种忽略的一个典型标志。它跟中国人在一个比较长时间里忽略长江的航道、航行、航运及其经济发展的方式相关。因为飞机、高公和高铁的发展已经把长江航运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大缩水和减弱了。
所以,提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第一层深涵是为了重新启动“长江经济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第二层深涵是为了转型升级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方式。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虽然有很多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对流域经济的轻视。与地域经济不同,流域经济往往是跨行政区划的,如长江经济带就跨越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行政区划。所以,要重新启动这个经济带,就必须对行政区划的经济功能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
长江经济带:一个有机生态经济带
流域经济的背后是一种生态经济,重视流域经济带的背后是对生态经济的重视和转型。每一个流域都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英文中的经济“economy”的前缀词“eco”就是一个“生态”——“ecology”的前缀词。这是很多研究经济的人没有或者极少给予足够注意和重视的地方。生态经济学认为,越生态的往往是越经济的。越经济的往往是越物美价廉的,是效果和效率最大和最好的。生态经济是把生态文明落实到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流域经济是生态经济的集大成者。西方国家对流域经济是既很重视也做得很好的,但做得最好的还是欧洲。欧洲的发展最早经受了自然和生态的无情报复。可以从舟山渔场渔业资源衰退的态势和情况中看到,海洋生态固然与捕捞时间、方式和强度有关,但最主要还是与陆上污染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污染物破坏了舟山渔场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繁殖环链,特别使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中断了,进而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殖力和繁殖力。
重新启动“长江经济带”及其对我国从“非生态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具有现代意义。可以从长江沿江的地形地貌中看出其意义。在7000年前,现在的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的平原部分还都是海。从15000年前东海的海水开始上涨到7000年前停止上涨,决定了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岙文化的形成。那时的杭嘉湖平原也都是海。那时的泰安以东一直到青岛,是一个“海上仙岛”。这些海域后来都被黄河和长江的泥沙冲填了。马岙的新石器遗址和河姆渡的新石器遗址同时并存说明,他们都是儿子,是兄弟。他们的父母在东海海底。 15000年前,东海还是一块没有水的平原。那时的东海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50米。从15000年前开始上涨到7000年前停止上涨,海水总共涨了约共150米。由于气候和生态的变化,黄河把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大量地带到了河南,又分头带向了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和浙江的杭嘉湖平原。所以,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一个沟通东西和互动南北的作用。华中的概念就鲜明地表明了它在沟通西北和西南、华北和华南之间的独特地位。它也决定了“江海联运服务”及其中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
2.为用“一路”带动江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有功能和作用的。没有“一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就不知怎么做。中国人很早就开辟了海上航道,但后来反而为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入侵中国提供了路径和方便。日本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就是循着秦朝时徐福开辟的东洋之路而来的。东洋之路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路段。 1840年英国人到中国来打鸦片战争,攻打了定海,也是循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所以,在“海上丝绸之路”中,还有一条“大西洋之路”是值得注意的。只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才是一条以中国为原点,以中国文化为动力,以中国产品为主的新的和现代的海上之路。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海上航道和航运概念,还有一个航道是由谁开辟的、谁在保驾护航的、又在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不清楚,只是把它当成了一条客观的路,那就是错误地理解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一路”战略部署。因为有了“一路”,中国搞“江海联运”才会成为可能。但“江海联运”的“海”不仅是一个“东海”的具象之“海”,不仅是一个自然“海洋”的客观之“海”,而且是一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观之“海”和“制度之海”。把“长江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在一起就是一个现代的“江海联运”概念。这需要对“一路”进行再理解和创新理解。“一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六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东洋之路,就是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到东洋去的航路。第二种状态是南洋之路,就是下南洋,去菲律宾、马来西亚一带发展的路。第三种状态是西洋之路,就是当初郑和下西洋之路。很多人把海上丝绸之路只看成是“郑和下西洋之路”,这是一种误解。郑和以晋江为出海口西行到印度洋北岸和西岸。第四种状态是大西洋之路。因为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它是在“下西洋”的基础上再绕过好望角到大西洋去之路。现在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第五种状态。这是一个太平洋之路。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预计到人类会有一个“太平洋时代”。无论是“APEC”还是“TPP”都在揭示“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2014年年底,习近平在南太地区举行了80余场外交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打通一条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要建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其第六种状态,就是一张覆盖全球海洋的网路。这不仅需要太平洋之路,甚至还需要一条通过白令海峡的北冰洋之路。经过北冰洋,很多的距离都可以缩短,如中国到英国、北美洲东部比传统的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都要近得很多。况且,北冰洋还是一个全球海洋的枢纽洋域。
3.为以“服务”的姿态启动
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一般重视的都是船舶上和航运上的“江海联运”内涵,而对“服务”的内涵基本上都是没有感觉的或忽略的。但现在要重视的却是“服务”两个字组成的概念及其内涵。我国经济发展至今还没有进入一个属于“服务经济”的状态。“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对中国经济的“服务”内涵的确定、提高和提升。如果只把“江海联运”当成了其中的主要而把“服务”看成了其中的次要,那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理解。应该要以“服务”为主,“江海联运”只是新的“服务经济”的载体和对象。对象需要什么服务,“舟山中心”就应该提供什么服务。还要以“服务姿态”的标准来考虑“舟山新区”的定位问题。“舟山新区”应该服务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及其衔接工作。“服务”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和融洽起来。这也是给“舟山新区”发展带来的最大机会。“舟山新区”在这方面一旦做得不好就会失去难得的机遇。现在虽然“舟山新区”的位置很重要,但“舟山新区”的服务意识、服务设备和服务措施还都很滞后。“舟山新区”处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端、长江“龙口”的位置、黄海进洋口的位置。服务是一种软实力。如果“舟山服务”跟不上或者没做好,其它地区就会很快代替“舟山新区”的位置而成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所在地,如张家港、宁波港、洋山港、南京港、马鞍山港等地都在虎视眈眈这个概念。而“服务”的核心又主要是一种“海事服务”。如果“海事服务”跟不上去,舟山的被out只是迟早的事。所以,一定要重视“舟山海事”的创新。现在的“舟山海事”已经严重束缚“舟山新区”的发展。同时,“国家海事”也严重束缚了国家海洋战略的构思、布局和实施以及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