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新社、凤凰网、腾讯等]浙江舟山举办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 点燃强国梦
发布日期:2014-08-17 作者: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4/08-17/6500744.shtml

 

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817/12941390_0.shtml

 

中国网:http://edu.china.com.cn/live/2014-08/18/content_28236603.htm

 

腾讯网:http://edu.qq.com/a/20140817/026249.htm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就是120年前的这场战争,改变了中日两国发展的历史轨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装备落后,中国的舰船没有日本的跑得快。”8月17日,在第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开幕式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在致开幕词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这也是这次大赛中的仿真模型制作中我们选择了舟山市仿古木船‘绿眉毛’号和北洋水师铁甲舰‘定远号’的意义所在。”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最高层次、最大规模与覆盖面的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程应用素质。首届大赛于2012年8月在西北工业大学大学举行。第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于2014年8月16—18日在浙江海洋学院举办。来自海内外26所院校的261件作品参加此次大赛,参赛学校基本涵盖了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校。

“这是我们组6名成员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纯手工打造的北洋水师铁甲舰‘定远号’船模,为了更好的仿真,我们专门去研读了《北洋海军舰船志》,深度了解北洋水师铁甲舰之后再进行仿真、创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参赛选手白小龙告诉记者,在“定远号”船模型的制作过程中,他除了完全掌握船只制造的基本流程之外,对甲午战争的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三届比赛下来,我们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智能航行组和设计制作组,竞争非常激烈,今年参赛作品的水平和往年有了质的飞越。”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敬鹏飞说。从2012年首届大赛开始,他就带领学生参加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第一届只有74件作品参展,第二届有168件作品,而在浙江海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大赛参赛作品达到了261件。

敬鹏飞告诉记者,我国很多高校都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但是各个高校之间的交流却很少。“大赛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全国船海(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思维和视野,从学校就开始积极投身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创意模型设计和制作时间活动中去。”

据悉,本次大赛竞赛作品分为新概念创意设计、海洋航行器设计制作以及船模智能航行等五大类型。作品涵盖水下机器人ROV、无人水下航行器AUV、无人水面艇USV,船模仿真制作、新概念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等。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