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40819/43147.shtml

浙江教育报:http://www.zjjyb.cn/jyb/yaowen/7208.html

科技金融时报:http://kjjr.66wz.com/html/2014-09/12/content_1704415.htm

8月18日,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第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浙江舟山闭幕。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的21件作品荣获特等奖,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的41件作品荣获一等奖,大连海洋大学等高校的68件作品获得二等奖。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6所涉海高校的254件作品报名参赛。参赛作品分为5个类别,包括新概念创意类、航行器设计制作类、船模智能航行类、名船名舰外观模型仿真制作类和船模竞速类。这些作品涵盖水下机器人ROV、无人水下航行器AUV、无人水面艇USV,“绿眉毛”号传统帆船和“定远”号铁甲舰船模仿真制作,新概念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等。
作为三届比赛的评委,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张兆德认为,本次比赛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参赛学生的设计理念更加新颖;二是参赛作品的实用性更强;三是参赛团队的综合性更突出,很多作品都是由多个学科的同学共同设计;四是参赛的作品更加丰富。第一届有74件作品参赛,第二届有168件作品,今年的参赛学生和作品数量都创下新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舟山市船舶工业设计基地等企业代表来到比赛现场,并且找到了感兴趣的比赛项目,这样就可以实现产学研的对接。”张兆德特别指出。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表示,举办这项大赛旨在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大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思维和视野。同时,促进涉海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特别是促进有实用价值的创意转化为科技成果。“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可以从这里起步,为建设船舶强国、海洋强国做出贡献。”
据悉,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在校生的综合性竞赛项目,也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比赛。共有450余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比赛,大家纷纷表示参加比赛受益匪浅,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拓展了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