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激发学生创意 弘扬海洋强国
发布日期:2014-08-23 作者:陈位权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人民网:http://zj.people.com.cn/n/2014/0822/c228592-22071205.html

 

新华网: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science/2014-08/21/c_1112176552.htm

 

新浪网:http://zj.sina.com.cn/edu/dzyx/2014-08-27/101918883.html?qq-pf-to=pcqq.temporaryc2c

 

浙江在线:http://edu.zjol.com.cn/system/2014/08/22/020214860.shtml

 

近日,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竞赛——第三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浙江海洋学院顺利落下帷幕。该大赛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浙江海洋学院和舟山市经委承办。大赛分新概念创意、航行器设计制作、船模智能航行、名船名舰外观模型仿真制作和船模竞速等5大类,旨在考验学生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设计与思维、航行器的制作与操控等能力。 

学生:创意精彩纷呈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6所涉海高校的254件作品报名参赛。作品涵盖水下机器人ROV、无人水下航行器AUV、无人水面艇USV,“绿眉毛”号传统帆船和“定远”号铁甲舰船模仿真制作、新概念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等。参赛的各类作品,创意无限,精彩纷呈。西北工业大学的“碟形水下滑翔机”,演绎线条与速度的完美结合;武汉理工大学的“近滩行走式垃圾清理船”为浅滩生态环境优化量身定做;大连海洋大学的“定远号仿真模型”将仿真细节武装到甲板的每一条纹路。 

在众多优秀的作品中,浙江海洋学院徐鹏团队制作的“‘Exposea’多功能水下作业机器人”,因其复杂的结构、精细的作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机器人新增了液压机械手臂、电动机械手与水质探测装置,能够精准地抓取物体,并通过液压传感器实时观测深水、海水液压数值,新安装的九轴航姿感应装置还能清晰感应水下机器人的姿态,极好地实现了深水运行、海水探测及海水电缆修理等功能。该项作品最后广受好评,并取得特等奖的佳绩。而浙江海洋学院作为东道主,力压群雄,斩获了7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和7个二等奖,成为本次大赛最大的赢家。 

评委:水平更上一层 

“第一届有74件作品参赛,第二届有168件作品,今年的参赛学生和作品数量都创下新高,最关键是学生的比赛水平也是更上一层,许多作品涉及的技术都是非常前沿的。”作为连续3届比赛的评委,浙江海洋学院张兆德教授很自豪地说。 

大赛秘书处副秘书长郭志平介绍,本次大赛许多作品更加注重水下工程、国防、海洋开发等方面的实际运用,涉及船体、机械、电力推进与电气控制等学科领域。 

 张兆德认为,此次比赛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参赛学生的设计理念更加新颖,很多创意超出评委的想象;二是参赛作品的实用性更强,基本没有天马行空的概念作品;三是参赛团队的综合性更强,一件作品不再单一的由哪一个专业的学生完成,而是多个学科多个年级的学生一起设计;四是参赛的成果更加丰富,除了现场展示的作品,很多学术甚至带来了发明专利以及在专业刊物发表的文章。 

  践行: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表示,举办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旨在让大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有实用价值的创意转化为科技成果。“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可以从这里起步,为建设船舶强国、海洋强国做出贡献。”他满怀希望地说。 

“我想以后能从事航行器相关的工作,有可能的话会考虑自己创业,毕竟这是我最擅长的,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参加本次大赛的大三学生林越在谈及梦想时相当坦诚的说。而许多在这个平台历练过的学生业已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参加过前两届大赛的浙江海洋学院大三学生卫林超便是其中的先行者,他创立了舟山锡利创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发源于他参加比赛的获奖项目,目前已经营无人飞行器、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海洋机械、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已实现固定资产投入150余万元,年销售额200万以上。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