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建钢在第八届两岸发展论坛上发表观点并建议,两岸高校学生以辩论的方式增进对两岸关系的瞭解,既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创新和构建,又可以激活民智民情,是观察两岸社情民意的最佳窗口。
黄建钢认为,要改变和改观两岸态势和局势,研究和判断社情民意是一个关键问题。他指出,目前大陆和台湾的社情民意都扑朔迷离、变化多端,如果没有适合青年了解两岸情况的方式,任何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的举措最终都会因为不接地气而不起作用,甚至还会有负面和反向的效果。
因此,黄建钢建议,在两岸高校学生中开展辩论赛,通过这个平台来收集民间智慧,是解决两岸关系僵局现状的最佳路径和平台,极有可能会令两岸关系打开一个新局面。他又指,发展两岸关系,不仅是两岸当局的事情,而且也是两岸民众和民间的事情,而这次议题的敏感性决定了辩论赛的刺激性和吸引性,会激起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走向和程度的关注和参与。
黄建钢表示,两岸关系的走向和程度创新急需依靠两岸青年的智力,但现实是,青年对两岸关系的参与不是少了就是斜了,处于一个无组织的状态,而辩论则有助于让它回归组织化的状态中。同时,他认为,通过辩论的形式可以影响当代台海两岸大学生的思维、思想和行为,这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最佳平台,也是观察两岸社情民意的最佳窗口。
黄建钢指出,辩论的基本思路是,政治互动要以社会互动为基础,政治融合要以社会融合为前提,社会的融合又要靠社会因素的互动和联动来完成,而通过民间的沟通方式达到一种民间的认同,是一条很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的创新之路,希望引起对台海问题困境的再思考和再选择。
对于辩论的举办细节,黄建钢建议,高校可以按照学科的倾向对应参赛,而双方可以组建筹委会,提供经费;介入客观的学术评判团;教师可以从学术上给予指导,这些细节不仅反映一个高校的学术水准,而且还反映一个高校的学德水准。他又提议,辩论以逻辑严谨、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说服力强为标准,以说通、说圆和说服为追求目标,不以最后结论是否符合当局意图论是非。
黄建钢还表示,媒体要客观公正地反映这次辩论赛的进展情况及社会、民众对它的评价,在转播和报道辩论赛时形成一个与社会的互动,可以测出辩论赛内容在社会中的认同度和赞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