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舟山日报、舟山网等]毕业季:青春散场
发布日期:2014-06-16 作者: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6月11日上午,浙江海洋学院的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杨存国会展中心1号报告厅举行,林梦穿着学位服,期待已久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显得格外神圣和沉重,因为,这是四年的努力换来的。 

专门为毕业典礼回校的林梦还记得自己刚入学时的青涩,转眼间,四年过去,脸上的青涩尚未完全褪去,但她就要离开生活学习了四年的大学校园,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站在校园门槛的毕业生,憧憬与担忧同行,但无论前方如何,林梦说自己都无悔今天的选择。 

国际留学生贾杰爱上这里,继续留在浙海院读研 

还记得那个能喝舟山老酒,又懂中国酒桌文化,想在中国找工作的国际留学生贾杰(2014.01.28本报曾作报道)吗?6月5日上午,记者再次见到了贾杰,此时的他没有了酒桌上的欢乐,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担忧,不过看起来依然信心满满。 

贾杰来自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3年前,优秀的他拿到全额奖学金来到浙海院就读于海洋生物专业,今年6月份,他本科毕业。上一次,他告诉记者,他想留在中国工作。 

如今,他改变主意了,他要继续留在浙海院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贾杰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公司,在当地人看来,最好的选择就是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在家人的期待下,贾杰申请了当地的一个工作机会,薪水相当丰厚。 

申请结果尚未出来,但基本无悬念。离开中国的日子越来越近,让贾杰越来越矛盾。一面是等待他回国的家人以及难得的工作机会,一面是继续留在这里深造的上进心,以及越来越爱的浙海院校园。“我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攻读了硕士之后,我回国应该能找个更好的工作,放弃现在的工作,我并不担忧。”贾杰告诉记者,指导他的陈博士也劝说他留下来。现在,他已经决定留在浙海院读研了。 

本科毕业论文,对贾杰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论文摘要要用中文写,在老师和同学的多次修改后,他顺利毕业。至今,语言对于他还是一个障碍,他只能听懂不到50%的中文,硕士阶段需要写多篇科研论文,不过,他愿意迎接这个更大的挑战。 

3年来,贾杰没有回过国,他告诉记者,夜深人静时,他想家想得厉害,尤其是担心妈妈的身体,虽然要留在这里,但准备圣诞节回国看望家人。 

台州女孩林梦独立、自信,她要去挪威读硕士 

和贾杰一样,浙海院海洋技术专业的林梦也选择远渡重洋去留学,她要到美丽富裕的北欧国家挪威攻读硕士。 

林梦是一个说话慢条斯理的女孩,但能明显感觉到她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底气,不会跟你插科打诨,对学业和生活,她同样认真。 

林梦以专业第二和校级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再次核实她是第几时,林梦说,自己并不是很在意考试成绩,只要获得了知识,她就认为值得,这是一个内心有想法、有自己标准的女孩,不会以外部标准来定义自己。 

去年9月,林梦决定申请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别人准备雅思,报培训班,买各种试题,她只买了四本雅思书籍,每天早上7点,就带着它们进入图书馆,最终,她取得了6.5分的好成绩(雅思满分9分,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要求6分)。 

大学四年,林梦把时间投入到了舞蹈房练功、英语角和专业学习中。 

付出总有回报,林梦所在的舞蹈团代表浙江海洋学院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雅思准备两个月,就能考到6.5分,得益于英语角的平时积累;本科专业是海洋技术,硕士转为水产养殖,林梦说,都是涉海类专业,她可以学好,这份跨专业、跨地域、跨语言的勇气,没有四年的知识积累,谁能有? 

 

谈到大学里唯一的遗憾,林梦说,自己总是太忙,缺了不少与舍友谈天说地的快乐。 

毕业散伙饭,是最伤感的时候,一个舍友在喝高之后,跟林梦说,“大学四年,你都不怎么跟我们一起吃饭,看电影,出去逛街?” 

林梦突然一阵感动,原来舍友并没有当她不存在,她只是以缺席的方式参与宿舍的种种交流,生活四年积攒的感情依然存在。 

独立,自信,林梦这样评价自己,骨子里,她依然是个性情中人。拍毕业照那天,她与同学、老师、学弟学妹合影,突然意识到真的要离开大学校园以及这些朋友,感慨万千。“还没离开,已经开始怀念了。”林梦笑着说道。 

那天,她穿着学士服来到舞蹈房,英语角,校园里每一个留下自己足迹的地方,拍照留下这份独特的青春纪念册。 

河北男孩马泽九一场讲座,改变一次选择,他要去服务西藏 

小马,1992年出生,浙海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一直有去边远地区工作的想法,苦于没有机会,先签了一份工作。今年5月30日,一场讲座,坚定了小马的想法。 

代玉林,去年毕业于浙海院,在结束了1年的西藏拉萨服务期后,回到母校演讲,他对西藏的描述,以及1年来的服务感受,深深地吸引了小马。“藏民中不少是文盲,不懂汉语,也不会写藏语。去西藏服务,首先,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对西部的印象,也可以帮助这些藏民。”讲座后,代玉林这样鼓励小马。 

西部自然条件艰苦,小马有过顾虑。代玉林讲道,一名在西藏支教的毕业生就因高原反应,去世了。“还有一名学长被分配到西藏的一个农村支教,利用暑假时间自驾过去,地广人稀的荒漠上,没有任何指示牌,不知道村庄在哪里,最后差点找不到。”小马听代玉林说。“看到前面一棵树,就转弯。”这句指示语,着实给小马泼了冷水,这地儿得多荒凉,一棵树就能成为一个地标性建筑呀? 

然而,条件如此艰苦,这名学长打算再支教1年,小马劝自己,这一定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聊天中,小马说得最多的就是“趁年轻,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一辈子不会后悔”。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有为青年。 

青年再有为,终究是父母的孩子,家人极力反对小马的这一做法。“放着稳定的工作不去干,非要跑到西藏去干嘛?” 

看着一向听话的孩子,如此固执,父母的态度也渐渐缓和,小马填写了服务西部的申请书。 

如今,申请结果还没有出来,“如果西藏能去,我就去跟公司毁约。”“西部那么大,为什么选择最边远的西藏呢?” 

小马告诉记者,他有私心,他从未到过西藏,想借此机会去西藏转转。 

创业的张东琦和考公务员的朱怀钢不同的选择,却一样无悔 

去年3月,浙海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张东琦,和几名校友,共同创办的舟山金马旅行社有限公司成功注册,公司负责各大旅行团的地接。去年10月份,新《旅游法》出台,传统的旅行社业务急剧萎缩,张东琦遇到了创业以来的最大困难。 

那时候,眼看着不少同学签了不错的工作,有的在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张东琦父母也反对他创业,然而,他安慰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和张东琦一样,轮机工程的朱怀钢也有过创业经历,各方面因素使然,他放弃创业,选择考公务员,在6∶400的录取比例下,他以第一名的综合成绩考取了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值得一提的是,朱怀钢生活在一个“学霸宿舍”,宿舍4个人,其中,3个人考上了国家公务员,1个人进入船舶设计院,这一度让朱怀钢感到骄傲。 

毕业了,站在岁月的门槛,谁都曾感慨,可离愁终究不是主旋律,对未来的准备和憧憬才是年轻人的重心。 

风华正茂的他们,终将擦干离别的眼泪,开始一段新旅程,祝福所有毕业生青春无悔,前程似锦!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