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作为致力于区域发展学术研究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再次成为新闻媒体的集聚对象,《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时报》等媒体就综保区问题先后采访了中心主任黄建钢教授。
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黄建钢主任认为,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是舟山群岛新区确立、成立和独立运行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工作,是舟山群岛新区从综保区到自贸区最终成为自由贸易港区三步走程序中的第一步,为以后两步开了个好头。“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后,下一步将开始研究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相关推进工作。”黄建钢主任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是说。
在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谈及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与其他地方不同时,黄建钢主任认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是分三步走的,除了综保区这第一步,接下来它还要大力向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港区的这两个目标推进。而洋山和宁波的保税港区,一旦建成后就是终端,并没有更远、更大的目标。
在黄建钢主任看来,对舟山群岛新区来说,下一阶段要做的应该是以综保区的封关为契机,考虑一个如何以综保区带动新区整体发展的问题。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真正出路就在于自由贸易港区上。虽然从综保区,到自贸区,再到自由港,各方面在思路上是一致的,但在技术方案上,却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多,更多的应该是做复杂的、质上的提高。黄建钢指出,新区目前需要再做一个崭新的技术方案上的创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搬新方案”。特别是需要一种思维的创新,能否创新出一种从国际角度看全新的“自由港”制度设计,是舟山群岛新区能否有大的发展的关键。
黄建钢主任对于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的言论引发了各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凤凰网、搜狐网、中国证券网、大公网、东方财富网、全景网等几十家主流网媒纷纷转载报导。在舟山新区建设开启新篇章的同时,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也将借势而上,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以更多富有创新的智慧、富有实效的成果、富有前沿的理论来启迪、引领和支援“新区”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