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舟山晚报、舟山网]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专家发现新种石斑鱼
发布日期:2014-05-22 作者: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长得像石斑鱼,但查遍全世界登记在册的89种石斑鱼,都对不上号。一条奇怪的鱼(见图),竟然让看过2000多种鱼类的海洋专家也难住了。 

东极船老大捕上51斤重怪鱼 

近日,记者在浙江海洋学院见到了这条全长101厘米,重达51斤的鱼。它躺在一只大塑料箱子里,泡过福尔马林后的刺鼻气味还没散去。不久后,它将被作为标本,珍藏在浙海院的标本馆内。 

5月9日

,浙海院教授赵盛龙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东极一个船老大在海礁附近进行单拖网作业时,大概在水深100米的地方,捕上一条很大的鱼,鱼长得很奇怪,想让他看看是什么鱼。 

等鱼运过来后,赵盛龙从它的鳍条形态和吻部特征,初步断定它是条石斑鱼。赵盛龙和同事查找了整整一天,仔细对比各种资料图片,发现它的形态和全世界已记录在册的89种石斑鱼,没有一种是完全符合的。 

赵盛龙是个资深的海洋专家,看过的淡水鱼、海水鱼加起来已有2000多种,一般不会看走眼,但这条鱼的出现,可让他为难了一把。这到底是条什么鱼? 

记者发现这条鱼的鳞片很大,并且背鳍两侧有凹槽,背鳍可放到凹槽里面。赵盛龙说,很可能它是石斑鱼属的上支鮨科鱼类中的一种,和石斑鱼相近,具体是什么鱼他们还需考证。 

排除了环境污染致变异可能性 

既然这条鱼没登记在册,是否有可能受海洋环境污染而导致变异?“因形体正常,我们基本排除了这条鱼因环境污染变异的可能性。”赵盛龙教授说,他从事海洋渔业研究多年,还没遇见过因环境污染而变异的鱼类。 

不过,鱼类生长变化万千。以前,赵盛龙教授就曾碰到过一种金黄突额隆头鱼。这种鱼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幼年时和普通鱼类形态相似,到老年时,就会额头突起,不了解的人很容易将它当成两种鱼。 

以前,他们在定海北蝉和岱山南峰泥沙相潮间带找到一种虾虎鱼,查找了大陆所有资料后,都没找到相关信息。“直至我们在台湾一本文献中发现相关线索,最后才发现这种鱼叫台湾丝虾虎鱼,之前大陆并未记载。”赵盛龙的同事陈健说。 

目前,赵盛龙正和同事查找国外其他文献,试图找出这条鱼的相关线索。 

看到奇怪的鱼别急着扔 

浙江海洋学院的海洋生物标本馆内,共有1500多种海洋生物,其中300多种为鱼类,这些海洋生物不少来自社会馈赠。“许多渔民捕上一些奇奇怪怪的鱼就扔了,挺可惜的,实际上不少都可以做标本。”赵盛龙说,因为部分鱼在市面上很少见,属于可遇不可求,看到这样一条鱼足以让赵盛龙兴奋很久。“以后,渔民们要是捕上不认识的鱼,不妨送到海院让我们辨别一下。”赵盛龙说。 

浙江海域鱼类数据空白将被填补 

目前,浙江海域到底有多少种海洋鱼类?近些年,这个数据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05年,《舟山海域鱼类原色图鉴》出版,赵盛龙和朋友通过自己采集到的标本,以及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将当时所知的舟山海域的465种海洋鱼类全部收入书中。今年,赵盛龙和同事还将出版《浙江海洋鱼类志》,这本书的出版将填补浙江海域鱼类种类数据不全的空白。目前,该书已定稿。据赵盛龙介绍,书内将记载731种浙江海域的鱼类。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