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海洋报]浙海院乌贼苗种成活率达60%
发布日期:2013-08-01 作者:王鸳珍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刊于《中国海洋报》2013年8月1日第3版

  本报讯 继曼氏无针乌贼研发取得成功,浙江海洋学院近日又突破大型头足类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的苗种繁育工作,苗种成活率达到60%。

虎斑乌贼、拟目乌贼是乌贼中名副其实的“巨无霸”,自然条件下个体可达到5公斤左右。近年来,很多科研院所开展了苗种繁育研究,但幼苗成活率不足5%。

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增养殖是浙江海洋学院自2003年以来重要的研发方向之一。2011年开始,学校开展了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苗种繁育研发工作,并在温州苍南和福建宁德建立了苗种繁育基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幼体成活率高达60%。

今年7月中旬,浙江、福建两地专家通过实地考察、现场验收,证实课题组已培育出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苗种近2万只,苗种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摄食旺盛、活力强。这些苗种生长速度极快,有望成为优异的养殖品种。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