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舟山日报]发展“海洋工业”: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路径探索
发布日期:2013-08-07 作者:陈位权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究竟怎样才能“兴旺”和发展“舟山群岛新区”的问题,已经急切地摆在了新区政界和学界的面前。由于参加了一次“工业强国”专家座谈会,才把“舟山群岛新区”的“海洋强国战略”意义与国家的“工业强国战略”内涵联系起来进行了思考,才觉得“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在围绕“海洋工业”上做大和做足文章。它必然形成一种对“工业哲学”和“工业科学”的需求。“工业哲学”主要是对“工业”可以做什么进行幻想、猜想和设想,而“工业科学”则是对“工业”怎么做进行系统布局、设计和配套。由此决定“工业”在“强国战略”与“强国策略”中的不同:“战略工业”注重长远,“策略工业”注重眼前;“战略工业”注意品牌,“策略工业”注意GDP。

      由此形成如下的舟山群岛新区需要发展“海洋工业”的想法:

      一、“工业强国”主导一个社会状态

     人们一般对“工业强国”的理解是“结果论”和“经济论”,其实还有“路径论”、“过程论”、“社会论”和“精神论”。它主要是指一条“通过工业而强大国家”之路。这条路实际已经伴随新中国65年的历史。当前再提此“工业强国之路”则主要是为了针对一个“贸易经济”和“贸易强国”及其“虚拟经济”甚至“浮躁经济”和“泡沫经济”十分盛行的状态,是为了减缓和减少甚至避免和排除“急功近利式工业”和“浮躁式工业”。它与其说是一个GDP数量概念,不如说是一个生产方式性质理念。

     其实,“工业”就是“实业”。“实业”需要“实干”和“苦干”。“实业”给人一种“实在感”,“苦干”可以“苦心志”。它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还具有社会学甚至心理学意义。这既需要认识“经济”、“产业”和“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又需要梳理“生产工业”、“生活工业”、“物质工业”、“方式工业”、“制度工业”、“意识工业”、“精神工业”、“经济工业”和“社会工业”之间的机理。尤其要注意“工业洗礼”对社会的作用。“工业”需要凝聚、集中、规范、分工、配合、合作和团队甚至集体。所以,没有“工业精神”支撑的“工业”和没有经过“工业洗礼”的“社会”,要想达到“工业强国”的目的和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实的中国工业尚处于一个“小微”的“广度”阶段,还没有达到“大度”甚至“强度”的程度,更没有进入精神和心灵的“深度”。这导致了现实社会“小农意识”依然弥漫。所以,中国工业必须朝着“科学工业”、“技术工业”、“生态工业”、“海洋工业”和“人文工业”的方向转型升级,从而形成一个“瑞士手表+德国重工”的独特模式。

      二、“海洋工业”的基础是“海洋科技”

      日常人们提得最多的是“海洋经济”,最深也才提到“海洋产业”,却几乎无人提及“海洋工业”。其实,“海洋工业”才是人类经济的一种新性核心,是一种新性和新型的工业形态。所以,“海洋经济示范区”就是“海洋工业示范区”。它既针对一种“海洋贸易”的经济,又对应一种“陆地工业”的经济。它主要是指一个对海洋资源进行加工所形成的工业方式和过程,必须依据和依靠深层和全面的研发和开发,以达到多层次和综合甚至反复利用海洋资源的地步,如利用海风、海水、海潮、海生、海床和海矿等海洋资源。其中,“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甚至不同还很大。但原则上不应该包括陆地资源在海上提炼和加工。这至多只能算“准海洋工业”。“新加坡经济模式”就属于这种类型。所以,没有“海洋科技”作为支撑的“海洋经济”只能是一种“贸易经济”。

      与陆地科技不同,“海洋科技”往往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由现有的“海洋化工”、“海洋物理”、“海洋生物”、“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等学科和专业组成和构成。但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研究、研发和开发,学科也在不断地延伸、拓展和深入,不仅会越来越深化和细化,如“海洋化工”会细分为“提取科技”、“炼化科技”、“分解科技”、“溶化科技”等等,还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新学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乃至综合学科。所以,对“海洋学科”,要给予一个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要允许新科学和新技术甚至新人员随时和即时的产生并核准和肯定。这需要海洋类高校尽快成为“海洋科技”的水库,承担“海洋教育”的重任,培养海洋的“哲学人才”、“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从而成为“工业强国战略”之必须优先发展的战略。但现实是,“造人”不如“买人”,而“买人”不如“租人”。最重要还是要把全球一流人才尽快和尽多地吸引到海洋领域里来。

      三、“海洋科技”急需政府科学引导

      虽然所有科技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性,但“海洋科技”的战略性要更加长远一些,它的现实性要更加少一些,而其未来性要更加多一些。这就不是一般的“自由市场”可以作用和影响的。“自由市场”虽然很自由和流动的,但都是现实和功利的。这就需要政府有计划地投入、导向和扶持,需要通过政府间接影响的“计划市场”再来引导“科技”向“海洋”延伸和深入。“海洋科技”至今还没有到一个可以作大幅度甚至一定量收获的时候。它的现状还是一个播种的时节,还需要大额度、大幅度和大跨度的投入和投资,但要切忌投机。如像政府当初投入“两弹一星”一样坚定、坚决和坚持。因为只有政府才能看得远,才能投得起,才能做得深。特别是要营造一个可以吸引人的“科学氛围”和“技术氛围”。如果以现有技术解决不了的,就先用科学来布局一下;如果以现有科学还研究不了的,就先用哲学来猜想一下。对“海洋”来说,现实最有可能做的还是想像和猜想。这就形成了一个发展“海洋科学”比发展“海洋技术”重要,而发展“海洋哲学”又比发展“海洋科学”重要的形势和态势。

     这需要政府用设项、投入、鼓励、奖励和信任的方法来产生导向作用。尤其要打造和营造一种鼓励探明、研究、研发和开发海洋资源的硬件环境和软件氛围,甚至是有一些补贴也好。其中,利用环境和氛围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取向和走向,就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可以作为的方面和方向。关键在于,氛围由气氛构成,气氛由风气组成,风气由学风组成。所以,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联系使用,是最值得提倡的最现代的学风。而提倡这种学风最好的地方就是高校。但现状的学术腐败又在妨碍政府对“科技”乃至“海洋科技”投入。其实,学术腐败由学术浮躁引发,而学术浮躁又由行政急躁引起。而要做深和做好海洋资源的研发和开发,政府就必须对海洋资源的研究和研发要包容、宽容、兼容和从容,否则还会欲速则不达。

     其实,不仅中国经济和工业都面临一个如何转型升级问题,而且舟山群岛新区也面临一个如何快速建设和发展问题。所以,中国需要“海洋工业”,新区需要“工业思路”在国家的“工业强国战略”做出自己特别和特殊的贡献。这涉及一个如何往科技工业、生态工业和海洋工业方向转型升级的问题。但完成这个任务有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和由粗致精的过程。其中要切忌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