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舟山群岛,清爽的海风徐徐吹过,定海檀枫新苑小区内,丹桂飘香,金菊盛开。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浙江海洋学院教授徐波站在窗口,望着眼前的秋景,思绪万千。
此时,她手里正拿着一份她在病床前写的建议《关于建立亲属干细胞捐献激励机制的建议》。她详细分析了我国白血病患者与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比率严重失衡的现状,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建立亲属干细胞捐献激励机制,并扩大亲属干细胞捐献的供体范围,以提高白血病的治愈水平。
这两年,身患重病的徐波,无论是在医院治病,还是在家里疗养,始终不忘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不仅带病坚持上会,还深入选民调研,向大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一戴上“代表”的帽子就挑起“代表”的担子
“新世纪开发海洋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已经闪亮登场!海洋,等待着我们开发、保护和利用;我们,正在走向海洋资源结构的多元和深层。海洋要开发,人才是根本,教育要先行……”在一台新春晚会上,徐波的诗朗诵《海洋情怀》,气势高亢,激情昂扬,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而她所朗诵的内容,正是她当选省人大代表后的第一份建议内容。
2007年底,徐波当选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新代表,徐波并没有给自己太多的“熟悉期”、“过渡期”,当年底便开始谋划她的第一份建议,按照“高起点、宽视角、面向全省”的要求,最后将目光锁定在“海洋科教”上。为了“不讲外行话”,她在图书馆、网络上查找了大量有关海洋科教的信息资料,并对浙江海洋学院、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地走访调研,最后形成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海洋教育的建议》。
该建议不仅对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考量,还就海洋科教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加大海洋教育投入,逐步加大涉海类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等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2008年人代会一结束,作为该建议的承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厅立即就此进行了研究落实。当年6月,徐波便收到了省教育厅的答复,表示将大力支持高校对涉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涉海类专业的投入力度,加强涉海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在随后几年里,省委、省政府在涉海学院的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专业设置、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计划安排等方面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该建议得到了较好地落实,更加激发了徐波的履职热情。2008年夏天,徐波又开始了“关于破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研。在2009年初提交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建议中,她提出了改变就业率与高校绩效考核挂钩的做法;落实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实质性鼓励政策;建立生源地人事部门对本地生源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制度;建立企事业单位为高校提供学生实践基地的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建议。会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共同办理了该建议,出台了9条有关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病魔来袭,坦然面对人在病床,建议上会
2009年下半年,徐波不幸被确诊患了白血病。那年,她刚好50岁。
得知自己患上恶疾,时时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徐波没有流泪。她说:“伤心、气馁解决不了问题,积极接受治疗,才是与病魔抗争的最好办法。”
当月底,徐波便来到上海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第二年初在北京接受了她弟弟捐献的骨髓移植手术。由于化疗剂量大,弟弟的骨髓又是半相合,所以排异现象很严重,浑身起皮疹,还出现了膀胱炎、高血压、高血糖等很多并发症。令人不敢想象的是,自始至终徐波都微笑着面对一切,在她的QQ空间里,几乎看不到她的痛苦之情,流露出的更多是一种与疾病抗争的锐气和勇敢,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层次感悟,对亲人和朋友们的感恩。2010年春节,她的同事、朋友和各级人大领导去探望她时,依然能看到她亲切的笑容,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2010年初,由于仍需在医院接受治疗,徐波无法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为此她一直心存遗憾。可这并没有影响她履行代表职责,她坚持通过网络和电话向选民了解情况,在浙江海洋学院校园网讨论区和“舟山论坛”上,徐波“征求两会建议”的帖子引来了很多网民的跟帖。临近大会时,她不顾医生与家人“化疗期间不能劳累”的劝告,撰写了《尽快筹建浙江海洋大学,加快海上浙江建设步伐》的建议,并委托省人大代表、舟山中学副校长陈秋萍提交大会。
风雨之后见彩虹凤凰涅?履职路
“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微笑着面对你。”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徐波终于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身体各项指标趋于正常。2010年9月18日,她回到舟山家中继续疗养。
此时,距离2011年的省人代会还有4个月时间,当家人们忙着商量她的康复计划时,她却已经在谋划要带上人代会的建议了。
徐波认为,这几年浙江迎来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急需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急需一所综合性的海洋大学。虽然,此时她脸上的浮肿尚未消退,排异皮疹仍在没日没夜地骚扰着她,但她仍然坚持拖着虚弱的身子参加各类座谈会,了解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类人才的短缺现状。
2011年1月15日,徐波带着她精心撰写的《关于将浙江海洋学院建成浙江海洋大学的建议》,参加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1月16日下午,在省人代会舟山代表团讨论处,一个标准普通话的女中音在会场响起:“我省如火如荼的海洋经济建设需要优化完善海洋高教体系,需要一所独立建制的浙江海洋大学……”当与会代表和领导得知徐波是抱病前来参会时,无不为之动容。
会后,一些知情的代表纷纷建议她提早退席,因为她毕竟还处于康复期,不能过于劳累,更不能感冒。面对这些善意的劝告,徐波一笑了之,微笑着说:“我是一名省人大代表,只要生命尚存,我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基层的声音,把群众的呼声传递给省里的领导和有关部门。”
风雨之后见彩虹,凤凰涅?履职路。就这样,徐波无论身体状况如何,无论身处何地,始终坚定地履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
徐波小档案
徐波是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骨干教授、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方言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协会理事等等。
这些年来,徐波不但教学任务重,日常事务繁,还潜心学习语言、教授语言、研究语言,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推普路。自1984年至今,她一直坚持策划、实施学校每年一届的推普宣传周活动,每年两次的师生普通话测试组织工作,以及“雅言社”、“大学生口才协会”等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等。在她的帮助下,浙江海洋学院的许多师生都顺利通过了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其间,学校多次获得省语委颁发的集体荣誉,2011年1月她个人还获得了“全国优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称号。
此外,徐波还受聘参与了浙江省指定用书《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的编写工作,参与了省社科联重大委托课题《浙江方言的整理和研究》的研究工作,出版了个人学术专著4部,在《方言》、《语文研究》等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