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鱼养在池塘里,可以“足不出校”搞研究。近日,浙江海洋学院东校区文心湖旁,该校水产学院、海运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部分学生利用起校园内水塘,投放鱼苗,做起了养殖实验,也意味着“文心湖创新创业基地”项目正式启动。
同学们在储张杰老师的指导下,以专业的手法进行了投放,300多条鱼苗顺利投入了文心湖中。养殖实验基地以食用鱼和观赏鱼有机混合养殖,这不仅能提高产量,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结合环境,提高观赏性价值。
在学校里池塘里养鱼,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这里做科研课题,可以随时对水环境检测试验,尝试观赏鱼养殖技术、高密度增产养殖技术、优良品种的筛选和繁殖技术、混水混养模式技术等。
项目负责人A09养殖班的胡秀峰同学介绍说,“别看池塘虽小,里面学问可不小。今后我们可以依托这个实验基地,去完成更多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也可以更好的将专业学习与自主创业相联系起来,锻炼自己自主创业的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据悉,实验的资金采用班级集体出资的形式为主,其他形式为辅。每个人投资,就意味着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每个人必须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次投放的上千尾鱼苗大多数是养殖观赏鱼,以锦鲤为主,同时也采用其他鱼种为辅的养殖模式。
刊于《浙江科技报》2010年5月25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