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浙江海洋大学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开发研究了“心系疫情”信息统计系统,建立了线上实时信息报送平台。
据悉,浙江海洋大学含东海科技学院共有学生16884名,教职工1567名,大部分在舟山以外20多个省份。由于春节期间师生流动量大,动态掌握师生身体健康状况、旅居情况等信息统计工作量大,统计人员逐步汇总信息,几乎每天都要统计到深夜,也很难随时掌握变化情况。为解决上述疫情信息统计难题,学校主要领导指示港航学院唐志波教授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师生疫情情况报送统计系统。
此前,港航学院在帆软(Finereport)10.0版统计报表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手机APP端和电脑(网络端)同步实时共享所有人员动态信息和教学过程。该系统基于教育部要求的专业认证要求,从每个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开始,每门课的课程教学大纲等均在线填报,数据互相匹配。根据教务系统的排课记录,会自动产生每位教师每门课的教学周历。授权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实时查询每门课教学过程的任何记录细节,以及统计分析图表。课程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根据教学过程记录,产生教学班每个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并赋值总评成绩,以及生成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报告。系统随时可以查询阶段性的学生毕业能力要求达成度分析报告。对所有统计的数字都以不同方式不同授权方式呈现,方便管理所有师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工作状态。
这一次,在学校防控小组领导指示下,通过72小时努力,该系统从管理一个学院扩大到了管理全校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完善了全校44个部门和学院所有人员基础数据,并完成了“心系疫情”系统平台开发。
“心系疫情”平台共分为师生个人状况填报、教职工疫情信息填报、学生疫情信息填报、二级部门学生信息统计细表教职工疫情汇总、学生疫情汇总等等。系统可以实现每一位师生的情况实时更新。并自动汇总重点疫情地区师生情况,以及近14天的流行病史情况。此外,通过分级授权可以实现分级监控信息填报的及时程度和完整程度。按照省教育厅和舟山市的疫情防控要求,自动采集上报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整理,形成各种图表,供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策参考。系统还可以随着上级报送防控信息的变化,通过修改程序随之实现统计结果。
据了解,自2月5日开始,学校防控办通过比对线下人工统计与线上的16884名学生统计结果,各类信息数据吻合,效果理想。各二级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和班主任等人员大大节省了线下汇总时间,可以利用更多时间排摸重点疫情地区人员情况、跟踪管理居家隔离学生等情况。
目前,浙江海洋大学正在进一步扩大疫情防控排摸范围,除在校师生外,将所有开学后可能返校工作的合同工、外包单位员工、外聘教师、交流生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校园内所有19759名人员的疫情监控。
为保证系统安全,杜绝师生个人信息安全隐患,学校还由信息化中心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信息统计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并出具测试报告,杜绝安全漏洞。
“心系疫情”信息统计系统的开发运用,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下一步开学师生返校及疫情动态监控做了充分准备。以此为契机,浙江海洋大学对教职工和学生情况实现了全面排摸。下一步,学校将在总结疫情信息统计工作经验和港航学院教学信息化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开展教学管理改革、网络课程开发、学生安全管理等工作。
新闻链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3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