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在定海城东街道昌东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群朝气蓬勃的“生面孔”,年轻的脸庞洋溢着志愿服务的热情。以青春之名,助防疫之力,他们就是浙江海洋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有序排队,测量体温。”“大爷,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阿姨请等一等,测温亮码后才能进入小区。”……12月15日16时,在昌东社区的昌东路防疫点,几位佩戴红袖章、戴着口罩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寒风中值守着小区“小门”,挨个查验进入小区的居民。现场一位大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每次看到有市民进来她都会立即上前测温,确认对方亮出“双码”且体温检测正常后予以放行。
“这是你第几次来社区值守‘小门’?”面对记者的询问,这名叫吕凯悦的大学生志愿者坦言,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初体验”,社区值守“小门”对她来说确实是个挑战。“守‘小门’这个任务比我想象的要难和累。”说话间,小吕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她说,刚上岗时接触那么多人自己有些害羞;而防疫点人来人往,一两个小时站下来,不仅冷,腿也很酸,在不停地提醒市民中,喉咙更是疼痛;面对个别不理解的居民,受到莫名指责心里难免觉得委屈。“虽然累,但是能为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很值得。”小吕说。
青春在防疫一线绽放。在“海大志愿者工作群”昌东社区防疫志愿者的招募通知发布后,不少大学生立即报名,经过培训于12月14日正式上岗,成了该校驻昌东社区“小门”的第一批志愿者。如今,这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已然成为该社区疫情防控的一股重要力量。“我们社区有昌东路、东关路两个防疫点,都是人流、车流较大的路段,还是辖区一小学的必经之路,上下学高峰期,疫情防控压力很大。”昌东社区党委书记李成燕说,由于社区人手不够,他们急需志愿者,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发出后,当天有好几个团队主动联系。目前,该社区每天下午时段的值守“小门”工作则以大学生志愿者们为主。“我下午有空,我来吧!”“我也想要为防疫出一份力。”……冬日里,志愿者们蓬勃的朝气让社区工作人员内心暖意融融。
(相关链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77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