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浙江新闻 | 浙江省第十三界政协委员卜伟绍:加快山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 助力共同富裕
发布日期:2023-01-28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浙江新闻
字体: [大] [中] [小]


649CE0B8B4858C44957B9C73E5BF9BB6.png

1606A6C58E477EC204A9BFF2813D6F60.png

1月15日,参加两会的省政协委员卜伟绍谈到了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自身工作的看法,他说:

“从浙江海洋大学萧山校区淡水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我一直和甲鱼打交道,先后在多家养鳖场打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养鳖技术。对自己的技术和毅力深信不疑,决定返乡创业。

紧水滩镇石浦村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和湖仙宫景区‘十里云河’游线。2007年,看中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租下土地,创建了全县第一家从事龟鳖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云和县清江生态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回乡创业10多年中,我积极在养殖模式上创新,根据云和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在海拔一千多米的云和梯田高山山区实施中华鳖‘温室+外塘+稻田’三段式稻鳖共生流水养殖模式。就这样,带着‘鳖娃娃’开始‘上山下乡’,这些‘鳖娃娃’成立高山上的‘新知青’。

稻田养鳖,就是在种植的水稻的同时养殖中华鳖的一种种养方式。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2012年,在省科技特派员的支持下,我将甲鱼放养到崇头镇后垟村,开始了千米高山稻田养鳖的试验推广,该基地也是我省海拔最高的甲鱼养殖基地。从稻田改建、防逃设施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越冬等一个个生产环节,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并出台相关技术方案,稻田鳖一上市,就因活力强悍、无泥腥味、无药残、肉质细腻、滑口,口感接近野生鳖而深受市民的喜爱,售价达到150元/斤,经济效益显著。从2013年开始,他积极在云和县、景宁县、青田等县推广稻田养鳖技术,2021年,全市养殖面积达到1070亩,产值超过1000万元,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在多年的稻田养鳖技术指导工作中,常常发现之前还在从事稻田养鳖的农民,现在都纷纷改行了,据了解,随着劳动力不断上升、加上稻田鳖的市场知名度不高,从事稻田养鳖的效益大不如从前。为此,我进行了深入调研,就形成了本次大会《关于加快山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议》提案,主要是建议省有关部门在支持政策方面要更加精准,特别是要对山区重点倾斜,在种养、品牌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浙江要做到两个先行,共同富裕先行和现代化先行的示范者、引领者’,山区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是关键,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水产品稳产保供、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希望我们山区县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关心下,我们山区农民踔厉风发、赶超比拼的实干中,让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成为山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一个新产业!”


(相关链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992253)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