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5月16日,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普向西行公益课堂”走进金华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向该校捐赠了200余件珍贵海洋生物标本,并为400名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生物知识盛宴。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馆长陈健、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庄亿窈带领五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团队赠送给学校的标本,均由该校海洋生物协会的志愿者亲手采集制作,其中“柠檬鲨”“乌翅真鲨”“偕老同穴”等属珍稀海洋物种。
陈健还为孩子们带来了题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珍稀保护动物”的科普讲座。他从一张世界地图开讲,谈及浙江舟山的地理,引出了“潮间带”“红树林生态系统”“潮下带虾蟹”“海底热液口”“海底冷泉”“鲸落”等多姿多彩的海洋生态,极具趣味的“美人鱼”“大王乌贼”“独角兽”等传说中的海洋生物,让孩子们听得欢欣鼓舞。同时,他还讲述了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倡导大家了解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物。
据悉,“海洋科普知识向西行”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七年,2022年该科普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本报记者 赵琦 通讯员 陈位权
(相关链接:http://kjb.zjol.com.cn/html/2023-05/19/content_2826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