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学习强国 | 汇·青春丨浙江海洋大学:汲取红色力量,把握时代脉搏
发布日期:2024-07-22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学习强国
字体: [大] [中] [小]

浙江海洋大学实践团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实践团合影

乘海风习习,追寻红色印记;踏浪花朵朵,探索发展新篇。2024年7月9日,浙江海洋大学实践团15名师生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师生一起,在“行舟溯源 遇见山海”——舟山研学实践启动仪式上接过队旗,开始了为期3天研学活动,旨在深入探索舟山历史文化与现代海洋经济发展。

千年古城 蕴红色精神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7月10日,乘着海风,实践团成员抵达蚂蚁岛,先后参观了《军港之夜》词作地、1958工人印记馆、人民公社旧址及三八海塘等地,体验了“我在蚂蚁赚工分”特色项目及编渔网、搓麻绳和磨虾粉等特色活动。在参观村史陈列馆时,面对墙上一幅幅陈旧的历史照片与一件件实物展品,实践团成员杜唯一发出感慨:“能够将蚂蚁岛‘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红色精神与村庄发展相结合,这是一项推动乡村共建共享、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在体验搓草绳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年蚂蚁岛妇女草绳换船的魄力与勇气。”实践团成员鲁玉叶在体验搓草绳后表示,蚂蚁岛精神值得每个青年铭记。

团队成员体验搓草绳

科技创新 谱发展乐章

在东海实验室,通过工作人员生动讲解,大家深入了解了水下机器人导航技术、灾难风险分析模型的原理及功能,感悟到了新质生产力在当代社会的运用情况及重要作用;在浙江海洋大学国家工程中心及海洋新质生产力展示馆,通过讲解员对于红树林培育、大黄鱼增殖放流、虚拟港口、大型船舶数字化建造技术等内容的详细介绍,大家对海洋生态保护、港渔产业技术等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实践团成员周子豪表示,近距离感受这些技术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让他对于海洋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也期待自己的专业能够与新质生产力相结合,研发出原创性与科技性兼备的实用新技术。

团队成员参观海洋新质生产力展示馆

文明探索 绘全“新”画卷

乡村之美,美在人文。舟山博物馆的陈列室里,实践团近距离感受古菱齿象化石的历史痕迹,见证舟山渔船的迭代升级,回溯展现人民群众智慧结晶的新石器时代。在南洞艺谷,实践团走进民俗壁画村,登上“功勋号”绿皮火车,寻访诗情画意的乡村艺术馆。在三毛文化村,实践团走进三毛祖居,体会女作家的故乡记忆,感受青砖黛瓦间藏着的流浪灵魂,探寻文字背后的故事情怀。实践团成员纷纷发出感慨:“舟山乡村建设并不是我们所想象中的乡村模样,它选择将定海这座文明古城里留存的文化印记与乡村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文化共富路,真的是了不起。”

团队成员参观“功勋号”绿皮火车

交流互鉴 激思想火花

“一二、一二……”7月11日,一场紧张刺激的皮划艇团队竞赛正在上演。浙江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三所学校的学生齐聚揽月湖,体验这一独具海洋特色的运动。

体验海洋特色的运动

行程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参加研学活动的感受。浙江海洋大学何鸿森提出:“舟山是一个有着红色文化底蕴的城市,不管是‘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还是文学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艺术馆,都让我们珍惜、珍重。”北京大学张泽昊表示:“不同于原来的想象,舟山近些年的发展使其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城市文明风貌的建设也颇有成效,新质生产力的合理运用也使得舟山相关文旅产业欣欣向荣。总而言之,舟山真是个不错的城市。”

舟山蓬勃发展,实践团成员们同样步履不停。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完善调研报告,继续走访各类文化村、乡村博物馆、科研基地,找寻蕴含于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范例,将“八八战略”的成果引进学生课堂,为弘扬浙江精神答好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问卷。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235923665924150441&t=1721372327335&showmenu=fals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5235923665924150441&ref_read_id=6907c874-4f24-40de-8bae-8b68bc9f7f75_1721377244107)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